品牌訂單增 成衣廠Q1不看淡

儒鴻董事長鎮海(右)及儒鴻成衣事業部總經理陳坤鎕(左)。圖/本報資料照片

成衣代工廠主要營運狀況一覽

疫苗問世全球服飾消費市場景氣漸回溫,品牌服飾廠下單動能增強,國內主要成衣廠儒鴻(1476)、聚陽(1477)、冠星-KY(4439)今年首季可望延續去年第四季成長動能、呈「淡季不淡」。法人預估,成衣廠今年第一季營運成長幅度應有二位數,全年應無淡季。

疫情衝擊,儒鴻2020上半年營運出現衰退,不過,從當年第三季開始,NIKE等主要客戶恢復下單能量,讓儒鴻2020下半年開始恢復正常營運動能,2020全年合併營收281.75億元,年增0.18%。

展望2021年營運,儒鴻指出,在前五大主要客戶訂單量成長,加上新客戶加入,目前訂單能見度已到第三季;且訂單平均單價還會比去年提升,預期今年第一季營運就會呈「淡季不淡」,接續更是「逐季成長」。

美國市場主要客戶Target、 Gap、Fast Retailing下單量增加,加上疫情影響電商平臺訂單出貨成長,而訂單平均單價又提升,雖逢春節假期工作天數減少,聚陽今年前二月合併營收41.88億元,仍較去年同期成長10.62%。

法人指出,依聚陽目前手中訂單出貨狀況來看,第一季營運可望淡季不淡,預估會有二位數成長。

聚陽指出,成衣產業傳統旺季都在下半年,加上今年東南亞生產線的產能,也會在下半年陸續增加產能,預期,下半年營運表現還會優於上半年。

延續去年下半年成長軌道,冠星及儒鴻今年1月營收的年成長率都在20%以上;冠星指出,目前訂單能見度可達今年上半年,客戶拉貨更是優於預期,預計第一季可回到未受疫情影響的水準

今年冠星營運另一成長動能,就在新客戶、新產品的加入;冠星表示,因應後疫情時代公司已切入防疫用品市場,負責提供棉口罩布料,目前已經有客戶導入。

除此之外,冠星在去年首度打進NIKE供應鏈產項是應用在T-shirt等成衣成品,去年是磨合期,預期今年的訂單可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