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氣溫20.5攝氏度 臺灣遭遇最暖冬季

新華社臺北3月6日電(記者楊慧 章利新)6日是24節氣中的“驚蟄”,代表天氣開始轉暖,雨水增多。但根據臺灣氣象部門觀測,過去這個冬季臺灣平均氣溫20.5攝氏度,高於歷史平均值2.2攝氏度,爲臺氣象部門自1947年有完整記錄以來最暖冬季,預估3月至5月臺灣氣溫持續偏暖,春雨量正常至偏少。

臺氣象部門的觀測顯示,過去一季(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明顯偏暖,整季無寒流南下,僅有5波冷氣團及1波強烈冷氣團影響,氣象部門90%的氣象站皆破歷史紀錄,22站創冬季均溫新高。

氣象部門表示,目前熱帶太平洋厄爾尼諾現象導致海溫偏高的趨勢正逐漸減弱,對臺灣下一季氣候的影響減少。預測3月至4月的春雨在各地爲正常至偏少,5月開始進入梅雨季雨量接近正常,但不確定性較大。

受暖冬影響,臺灣作物生產受到衝擊。目前苗栗的高接梨、臺中枇杷雲林部分茶區已傳旱災

臺灣農業部門數據顯示,2018年11月以來,臺中地區降雨量只有正常年的18%,臺南地區更只有正常年降雨量的2%。臺中以南的荔枝產區深受影響,面臨大面積旱災考驗。臺灣中南部茶區2018年12月以來降雨量比常年少15%,春茶抽梢情況不佳。後續如果旱情不解,包括龍眼竹筍等作物生長都會受影響。

此外,暖冬導致臺南、雲林等地木棉花期提早1個多月,木棉花節也提早舉辦,以免錯過最美賞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