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發學童感官學習體驗 教育局三年6000萬改善校園遊戲設施

市議員張玉嬿、蔡雅玲謝志忠(由左至右)等人,關心市府推動學校塑膠遊具汰換,以及跑道改善情形。(陳世宗攝)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爲提升校園遊戲環境,未來3年將挹注6,000萬元,協助學校進行遊戲設施改善!教育局長富源說,遊戲不只是讓學童發泄體能外,也必須具有教育意義,透過認知學習,讓學習更有效果且深遠;希望逐步汰換校園塑膠遊戲器材,改設置特色遊具或12感官遊具,以啓發學童不同的感官體驗

臺中市議會7日舉行第2屆第6次定期會教育文化業務質詢,市議員蔡雅玲、張玉嬿、謝志忠及陳淑華等人均關心市府推動學校塑膠遊具汰換,以及跑道改善情形。

教育局彭富源表示,目前學校共有1262座遊戲器材,其中60%屬金屬類、36%屬塑膠類,須符合CNS國家標準。爲提升學生遊戲環境,市府以每年2,000萬,連續3年共6000萬元預算,挹注學校汰換塑膠遊具,希望朝非塑膠器材,啓發學童感官來努力。

彭富源說,遊戲不只是學童發泄體能外,也必須具有教育意義,透過認知學習,讓學習更有效且深遠,同時,也會要求學校在規範下進行採購,落實這項教育理念

教育局今年初即已主動遴請20位學校校長,會勘全市國民小學校園戲器材並給予建議,發現部分學校遊戲器材建置年代久遠,一些遊戲器材因時空背景,已不符合現有法規,或受限於學校空間,遊戲器材的安全距離不足,學童遊玩容易碰撞而發生危險。

市府未來3年將挹注經費6,000萬元整,協助各國小進行遊戲設施改善,未來對於學校遊戲器材的更新或修繕,將考量學校遊戲材質、建置年份、器材使用狀況、設置位置及安全距離等5項指標爲改善方向,並將試辦於學校設置特色遊具或12感官遊具,希望提供學童不同的遊戲體驗。

教育局今年度已先後補助后里區泰安國小、大里區瑞城國小、神岡區岸裡國小、南區和平國小豐原區豐原國小、太平區東平國小及豐原區豐村國小等學校進行校園遊戲區場地設施改善,挹注經費近1000萬元。

校園跑道改善部分,彭富源強調,今年已投入6700萬元協助學校整建跑到,明年也編列5,000萬元經費,以完善學生學習品質,並落實開放校園的理念、滿足社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