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艦國造大型艦估花7千億!潛艦軍官:500噸小潛艦較佳

臺灣目前服役中的海虎潛艦。(資料照/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黃聖庭綜合報導

總統英文上任後大力推行「潛艦國造」,預計建造8艘1500噸的潛艦,確保臺灣海峽防禦戰備。不過前海軍潛艦上校王志鵬認爲,臺灣目前比較需要的是20艘500噸的小型潛艦,除了能減少預算與研發時程之外,技術門檻也能降低,也符合目前國軍濱海決勝」的戰略需求。

▲總統蔡英文出席海軍敦支啓航歡送暨潛艦國造設計啓動合作備忘簽署儀式。(資料照/記者季相儒攝)

美國小布希執政時期,臺灣曾有「海星專案」要購買8艘柴油潛艦,內容同時提供潛艦自制的技術,不過當時還有其他軍購計劃而沒有成功。王志鵬表示,依照目前「潛艦國造」預估的1500噸位來看,從初步設計開始到第一艘建造完工,起碼就需要花上8年的時間,後面幾艘陸續完工最快也只能一年一艘,要到完全成軍需要15-20年,對於對岸武力威脅根本緩不濟急。

▲目前服役中的茄比級海豹潛艦。(資料照/記者楊佳穎攝)

王志鵬認爲,要建造1500噸以上的潛艦,不僅技術門檻高,若要建造到8艘恐花費7千億元以上,對國家財政是一大負擔;但如果改建造500噸的近海型潛艦,大約建造20艘左右就能符合目前國軍的戰略需求,而且僅需花4千億左右,研發時程也能縮短。

荷蘭建造的劍龍海龍號潛艦。(資料照/記者季相儒攝)

王志鵬提到,每艘小型潛艦能夠攜帶至少6枚魚雷,如果數量能到20艘,就足夠攔截中國大陸一半的兩棲登陸艦價格功能性都會比當前的規劃來得更好。他舉例德國身爲潛艦大國,過往所開發的206型潛艦也是500噸,外銷到其他國家的209型也大約900-1400噸,「臺灣如要潛艦國造,應從近海小型潛艦開始研發,再轉往發展噸位大的潛艦。」

▲美國提供技術能減少建造時程,圖爲洛杉磯核動力攻擊潛艦。(圖/翻攝自U.S. Pacific Fleet粉絲專頁

根據《中國時報》報導,華府智庫哈德森研究所6月的一項研討會中,國防資深分析師胡柏(Craig Hooper)也認爲,臺灣「潛艦國造」如果改建造小型潛艦,就能更快建軍計劃;美國民主中心資深研究員布萊恩(Stephen Bryen)也對認同該看法,不過他表示,如果沒有美國的協助,臺灣至少要再花費20年才能打造自己的潛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