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反彈:A股暴漲 過百億資金“圍砌”大金融

A股5月25日在金融股的帶領下大爆發,三大指數集體高開,盤中震盪上行。截至收盤,滬指報3581.34點,漲2.40%,深成指報14846.45點,漲2.34%;創指報3227.36點,漲2.79%,成交額也較前一個交易日有所放大。北向資金全天大幅淨買入217.32億元,超越2019年11月26日創造的214.3億元的紀錄,刷新歷史新高。

大金融板塊絕地反擊是帶領指數上行的重要力量,截至收盤,證券板塊上漲4.13%,保險板塊上漲3.95%,銀行板塊稍弱,但是也上漲了2.87%,三板塊的漲幅均居漲幅榜的前列。

大金融板塊全紅

有解讀認爲,券商股大漲與上週末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的講話不無關係,易會滿5月22日在中國證券業協會第七次會員大會上定調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方向,就證券業高質量發展提出建議。

週末以來,多家研究機構對券商股投資機會進行研判分析,多家機構普遍認爲,券商板塊估值回落後存在高估值業務財富+資管+衍生品)的長期提升邏輯,短期存在業績或將上行的趨勢。券商板塊被市場稱作“牛市旗手”,每次異動都能引發市場重點關注。板塊內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哈投股份和湘財股份漲停;興業證券上漲9.81%,東方財富漲7.44%,板塊內漲幅最小的國泰君安也上漲2.09%。

保險板塊當日也全部收紅,中國太保大漲5.1%,中國人壽上漲4.11%。

38只銀行股全線上漲,廈門銀行漲停,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上漲超過6%。由於股價上漲,當日破淨銀行從前一個交易日的31只,縮減至29只。

根據東方財富的資金流數據,5月25日券商、銀行和保險成爲“吸金大戶”,主力資金淨流入65.52億元、30.54億元和20.59億元。

“大金融板塊的崛起看似偶然,其實必然,目前金融板塊的估值已經相當便宜,PE只有十多倍,銀行板塊甚至只有幾倍, 一直都存在估值修復的需求。第二,大金融板塊在基本面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刺激性因素。以券商股爲例,從去年至今年一季度,券商的基金代銷業務表現持續超預期,整體反映出券商財富管理轉型有所加速。此外從目前來看,流動性收緊已經是大勢所趨,一旦出現加息,將會使得銀行的業績出現提升。”上海某中型私募基金經理表示。

奶酪基金董事長莊宏東表示,近期大金融板塊走強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低估值修復。其中,銀行、保險等作爲順週期板塊,受益於經濟復甦,且估值處於歷史低位,長期成長性也不錯,當前的整體投資性價比突出。

公募基金一季度大舉加倉銀行股

大金融的崛起是否意味着行情轉化?“老年基金經理”的春天是否又要來臨?網上曾有段子調侃不同年齡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老年佛系三件套“保險,銀行,地產好”;中年油膩三件套“電子,白酒和醫藥”;青年朝氣三件套“鋰電,光伏,免稅寶”年齡似乎成了劃分基金經理風格一道重要標尺

“銀行股的估值很低,一直是風險厭惡型選手的投資標配,部分銀行股的股息率已經達到6%到7%,大幅跑贏銀行理財和貨幣基金。如果今年市場不好,銀行板塊肯定是非常抗跌的。而從一季度來看,銀行板塊的表現也確實好於‘抱團股’,短期內雖然股市表現較強,但我認爲今年行情會非常波動,銀行股依然是必要的打底資產。”華南一位基金經理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

而從公募基金一季報來看,增持股數最多的前十隻個股中,銀行股佔據了6個席位,顯示基金經理逐步調整爲防禦的策略。易方達藍籌的基金經理張坤也在一季報中表示,他在一季度對股票持倉的結構進行了調整,在行業方面,他降低了食品飲料等行業的配置,增加了銀行等行業的配置。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爲,銀行股是當前市場估值最低的,也是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的,因而一些追求穩定回報的資金傾向於配置一部分銀行股。

龍贏富澤資產總經理童第軼認爲,近期大金融板塊走強預計有一定持續性。一方面,從經濟基本面看,主旋律還是復甦。另一方面,短中期內流動性環境預計仍會以穩爲主,至少不會過於收緊。綜合考慮到大金融板塊估值偏低並具有一定安全邊際,從長期角度看,該板塊走出一輪股價持續修復的表現,將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