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人數和國家貧富「強烈相關」! 牛津教授一張圖掀討論

牛津大學經濟系研究主任羅瑟分享統計圖表,引起討論。(圖/翻攝自推特/@MaxCRoser)

記者陳宛貞綜合報導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最早自中國爆發,截至臺灣時間26日中午,全球累計破47萬人感染,其中2.1萬人死亡,11萬人已康復英國牛津大學經濟系研究主任羅瑟(Max Roser)23日發表一份統計圖表,展現各國每百萬人中確診人數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相關性,引發廣泛討論。

這張圖表將全球六大洲國家依照顏色分類縱軸爲每百萬人中確診個案橫軸爲人均GDP。圖中可見,人均GDP較高的國家大多確診病例較多,分佈於右上角,而病例較少的國家GDP則較低,顯示兩種數值呈正相關,且相關係數很高。

羅瑟23日在推特分享這張圖表並表示,「我沒看到相關的討論,但這種強烈的相關性讓我對這次(疫情)大流行提出很多問題。」

這張圖表被轉貼到PTT後引起鄉民討論,有人推文分析,富有的國家貿易交通發達,病毒傳播較快,首都容易成爲疫情爆發的中心,但醫療系統較爲發達,檢驗率也較高,通報的確診案例纔會較多;而貧窮國家無法負擔龐大檢驗成本,再加上資訊不透明,檯面上的確診人數相對也較少。

I don’t see this discussed much, but this strong correlation makes me ask a lot of question about this pandemic.This i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GDP per capita and confirmed COVID cases (per million people).Confirmed cases, of course, are only a fraction of all cases. pic.twitter.com/XGjNoOFw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