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現在佐證歷史:我們的英雄武漢(建築篇)

文章來源:“文旅中國”供稿

我們的英雄武漢建築篇)(來源:本站旅遊綜合)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人民的目光聚焦武漢。這個在歷史上曾經無數次接受過生死考驗的浴血榮光的城市,再一次成爲抗擊邪惡病毒的前沿陣地。

3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專門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武漢市東湖新城社區,他說:“我在路上就一直在想,武漢市是多麼好的一座城市!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這裡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在這次抗擊疫情鬥爭中,武漢人民展現出了不怕犧牲的精神、勇於擔當的精神、顧全大局的精神,還有甘於奉獻的精神。這些精神都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的重要體現,我們一定要好好總結、好好發揚。我相信,通過這次抗擊疫情鬥爭,武漢必將再一次被載入英雄史冊!”

正如鍾南山院士之前也動情地說:“武漢是一個英雄的城市。”

正如《武漢之歌》中所唱:“用我們的熱血鑄造起荊楚之魂,用我們的脊樑托起一個新的乾坤……”

無論面臨怎樣的艱難困苦,武漢從來就是一個不屈的城市。

讓我們走進歷史深處,去體驗這座城市的非凡歷史,體驗她在一次次逆境中的奮鬥和創造吧!

- 盤龍城遺址:武漢城市文明的源頭(前16—前13世紀)-

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盤龍城楊家灣11號墓出土的玉戈

盤龍城遺址李家嘴2號墓出土的獸面紋管形流銅盉

盤龍城遺址王家嘴出土的石鏃

盤龍城遺址王家嘴出土的陶爵

盤龍城遺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是長江流域發現的夏商時期規模較大、出土遺存較爲豐富的城邑遺址,也是武漢城市文明的源頭。盤龍城遺址內城總面積約75400平方米,城址南北長290米,東西寬260米,周長1100米,包括宮殿區、居民區、墓葬區和手工業作坊區。遺址反映了商代中原文化向南擴張、在長江流域形成中心城市的社會景象。盤龍城遺址的發現,揭示了夏商文化在長江流域的傳播與分佈,爲研究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 江漢關大樓:艱難中邁向現代化的歷史見證(1862年)-

1908年至1920年江漢關

1923年至1924年間的江漢關

1924年落成不久後的江漢關大樓

隨着1861年漢口開埠,江漢關於1862年正式設立,是中國近代四大海關之一,現江漢關大樓爲1924年新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三座海關大樓之一。

江漢關大樓坐南朝北,呈對稱佈局,通高41米,採用鋼筋混凝土樑板柱結構,筏形基礎,由主樓及其頂部的鐘樓組成,建築四周由數量不等、風格獨特的廊柱環繞裝飾。

主樓4層,底層爲半地下室。鐘樓高約23.1米,鐘面嵌於四壁,直徑4米,每日按時敲鐘,按刻奏樂,報時曲爲《威斯敏斯特鐘聲》。鐘樓頂置風向標,設瞭望臺。

江漢關大樓融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和英國鐘樓建築形式,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一度成爲漢口城市的標誌。

江漢關是武漢城市現代化的歷史見證者,更是武漢最爲深刻的城市記憶。

- 曇華林中西文化交匯的印記(1861年漢口開埠—民國)-

曇華林路牌

曇華林街景

仁濟醫院

曇華林,位於武漢市武昌區西部,毗鄰湖北中醫藥大學武昌校區,被譽爲“活的武漢近代史書”,佈滿了中西文化交匯的印記。

曇華林文化底蘊豐富,分佈着優秀歷史建築和遺蹟52處。曇華林的歷史建築,保存最多最完好的是近代建築。近代中國傳統建築、西式建築、中西合璧建築,形成了曇華林的整體建築風貌,呈現出中西交融的特徵,使中西文化交流在建築上得到充分體現。

其中,仁濟醫院是倫敦會傳教士楊格非興建。他在曇華林修建禮拜堂之後又辦一診所,1883年改名爲仁濟醫院。1895年,仁濟醫院主體建築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建翻新,留下現在的建築羣。新中國成立後,這裡成了湖北中醫學院附院。

- 黎黃陂路:屈辱與抗爭的歷史記憶(1900年)-

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路碑

漢口華俄道勝銀行舊址(今宋慶齡漢口舊居紀念館

俄國巡捕房舊址

在漢口江灘沿線至今還保存着衆多殖民時期留下的氣派建築,而在江灘沿江路的一條延伸路里,卻擁有更多不一樣的故事,這條路便是黎黃陂路。

黎黃陂路全長604米,建於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爲黃陂人所建,故名黃陂路。因兩任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是武漢黃陂人,人稱黎黃陂,所以此路又於1946年改稱黎黃陂路。

黎黃陂路靠近沿江大道路口,黑色路碑旁邊,有一棟典雅的白色小樓,它是華俄道勝銀行舊址,街頭博物館由此開始。“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這是夏明翰寫下的《就義詩》,1928年他在武漢被捕,就被關押在位於黎黃陂路上的俄國巡捕房。

自1861年漢口開埠後,列強紛紛涌入武漢,在黎黃陂路周邊2.46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共劃分了英、法、俄、德、日五國租界,建立了12個外國領事館、近30家外資金融機構和100多家洋行,漢口自此也呈現一派殖民色彩的畸形繁榮,成爲殖民者們樂而忘返的“東方芝加哥”租界中心的黎黃陂路是這段屈辱歷史的縮影。

2016年,黎黃陂路改造修復工程正式完工,步行街定位爲俄式建築文化體驗和休閒娛樂區,以保護性修繕爲主,還原租界歷史風貌爲前提。修復後的步行街成爲集博物館、展覽館、咖啡館、個性餐飲等爲主的休閒街區。

-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民主共和的搖籃(1911年)-

紀念館裡的孫中山先生像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位於武漢蛇山南麓的閱馬場北端,佔地面積28畝,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4A級景區。紀念館主體建築爲二層紅色樓房,因此又被武漢人稱爲“紅樓”。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後,革命黨人進駐這裡,成立了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發佈了第一號佈告,宣佈廢除清廷封建君主專制,建立中華民國,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這裡收藏並展覽大量辛亥革命歷史文物,開展與辛亥革命歷史相關的文物、照片、文獻、資料的徵集、收藏、保管與展覽交流、相關學術研究、教育推廣、文化產業開發等活動。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同時也是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詹天佑故居:實業救國的歷史場景(1912年)-

詹天佑故居

詹天佑像

位於武漢市江岸區洞庭街51號的詹天佑故居建於1912年,是詹天佑任漢粵川鐵路會辦兼總工程師期間由他本人親自設計監造。古樸的青磚、木趟櫳和滿洲窗,是一座原汁原味的西關大屋。故居是一棟磚木結構的西式二層樓房。其向陽的東、南、西三面環以迴廊,其中東立面迴廊採用券柱式,南、西立面則爲廊廡。主入口爲八字形石臺階,大門、走廊均居於正中,呈內走廊佈局。在上下兩層走廊的兩側各有三間大小不等的房間,樓上右前房爲詹天佑的臥室。頂部爲紅瓦四面坡屋面,設有閣樓和老虎窗。樓前是種植葡萄和花草的庭院。現保存完好,闢有詹天佑故居陳列。

1912年至191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漢粵川鐵路期間在此工作、生活直至去世。他爲了中國鐵路建設,幾度舉家遷移,該故居是唯一至今保存完好的舊址。

在漢期間詹天佑先後任漢粵川鐵路會辦、督辦,以及交通部首任技監,掌管全國鐵道交通技術領導工作。他創立並領導多科性中華工程學會,開拓祖國現代化工程學術專業。

爲弘揚祖國科技事業,激發後人愛國精神,1992年武漢市政府將該建築內居民遷出並進行維修,恢復原貌。1993年1月建立詹天佑故居陳列館,同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成爲武漢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八七會議會址:白色恐怖中的浴血抗爭(1927年)-

八七會議會址

內部展陳

八七會議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以後,在關係黨和革命事業前途和命運的關鍵時刻,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的總方針。毛澤東出席這次會議並提出了著名的“槍桿子裡出政權”的論斷。 會議糾正和結束了黨內右傾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的總方針,是中國革命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轉折點。

八七會議會址位於武漢市漢口鄱陽街,依舊址而建。1978年闢爲“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1982年被國務院公佈爲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八七會議會址被國務院列爲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成爲武漢地區重要的紅色旅遊資源,現已成爲對廣大人民羣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和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的重要課堂。

- 武漢大學早期建築羣:文明日新的明證(1936年)-

半山廬

櫻園齋舍

宋卿體育館

武漢大學校園建築坐擁珞珈山,校園內中西合璧的宮殿式早期建築羣古樸典雅,巍峨壯觀,堪稱“近現代中國大學校園建築的佳作與典範”。

武漢大學早期建築羣位於武漢東湖湖畔,完工於1936年,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點之一。這批早期建築共68棟,7.8萬平方米。此外還包括部分四五十年代的建築。宋卿體育館、櫻園老齋舍、老圖書館、半山廬、十八棟等一批武漢大學早期建築羣被國務院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漢大學早期建築羣在中國建築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它融合了中西建築風格,將西方古典建築的元素融入到中國的園林、寺廟等傳統建築的風格之中。同時,該建築羣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對教學、科研、育人以及服務社會等都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校園佈局設計,貫穿中國傳統建築“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思想,採用“遠取其勢,近取其質”的手法,因山就勢,散點佈局,變化有序,整個校園格局自由又有嚴整的片斷,最大限度地擴大了環境空間層次,開風氣之先,影響了中國後來的建築,在中國建築史上有里程碑的意義。

- 武漢長江大橋:新中國的日新月異(1957年)-

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1955年9月,武漢長江大橋作爲國家“一五”計劃重點工程動工建設。

1956年夏天,毛澤東來到武漢,第一次橫渡長江,面對初現輪廓的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即興寫下《水調歌頭·游泳》,詩中“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表達了對武漢長江大橋的由衷讚美。

1957年7月1日,武漢長江大橋完成最後一根鋼樑安裝,完成合龍工程,並10月15日正式通車交付使用。

武漢長江大橋是新中國成立後在“天塹”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橋,也是古往今來,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和中國第一座複線鐵路、公路兩用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之後,成爲連接我國南北的大動脈,對促進南北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時,武漢長江大橋凝聚着設計者匠心獨運的機智和建設者們的技藝。歷經多年風雨仍然堅固如初,傲然靜臥。它不僅是長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而且也是一座歷史豐碑,在江城人們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 黃鶴樓:武漢光榮歷史的眺望者(始建於三國,1981年重建)-

舊時黃鶴樓

黃鶴樓位於武漢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標誌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國時期該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着江夏城的發展,逐步演變成爲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黃鶴樓現爲國家5A級旅遊景區,它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眺,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

- 琴臺大劇院:武漢藝術繁榮的象徵(2007年)-

琴臺大劇院舞臺

琴臺大劇院位於武漢市漢陽區月湖之畔、漢江之濱,隔湖南望古琴臺。武漢琴臺大劇院是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第一座大劇院,是月湖文化藝術主題公園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2007年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的主會場。

武漢琴臺大劇院形象構思爲“高山放歌”,外形酷似“古琴”,有着“琴鍵飛奔,水袖飛舞”般的外伸造型,融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於一爐,總建築面積達65650平方米,擁有1800個座位,能滿足各類歌劇、舞劇、音樂劇、大型歌舞、戲劇、話劇等大型舞臺類演出的使用要求。

相比造型的張揚和現代,武漢琴臺大劇院內源自楚文化基色的裝飾則顯得熱烈而不失沉穩,具有濃郁的荊楚文化風情,帶着楚文化的陽剛和楚人特有的色彩——紅與黑。

武漢琴臺大劇院設計沒有直接借用古琴的造型,而是取其神韻,將其抽象,提取其基本線型和元素,並按照理性的原則,重塑獨特的建築語言。外伸的構架如同鋼琴敲擊的簧片,宛如“琴鍵飛奔”,又似“水袖飛舞”,最大飄帶跨度106米,爲中國公共建築“第一跨”。外表立面主要採用清水混凝土爲建築材料,平整、細膩、光滑,灰色古樸而雅緻,再配上鋼、玻璃、青銅等材料,形成強烈的質感對比。如此奔放張揚的造型充分展示了楚人的浪漫主義藝術特質,使建築整體充滿神話色彩與樂舞旋律,頗具雕塑感和陽剛之氣。

- 武漢客廳:新時代文化力量的崛起(2013年)-

武漢客廳鳥瞰

武漢客廳位於武漢市漢口金銀潭,項目總建築面積180萬平方米,是湖北省重大文化建設項目和武漢市重點文化建設工程。

武漢客廳集文化產業聚集區、文化藝術品展示交易區、高端酒店會議服務區於一體的超大型城市文化綜合體。包含中國文化博覽中心,武漢藝術品交易中心、漢口大戲院、中國民間藏品博物館、中國私人藝術館羣、大家工坊等9大城市文化公共建築。

武漢客廳首期核心項目——中國文化博覽中心總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於2013年9月率先完工,這座建築以長江在武漢流域的岸線爲屋頂造型,是融文化展示、文藝演出、學術交流等功能於一體的大型會展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由中國文化博覽中心改建的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是武漢市入住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最多的方艙醫院。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似乎就是這些詩句讓一座城市在心裡開始播種,慢慢發芽。

厚重歷史,湖光江景。

大江大河,大武漢。

經受疫情的磨難,

這座正在抗爭中的城市,

是否更加激起你的崇敬和期盼?

那麼,待疫情消散,不妨到長江側畔走走看看吧。

(圖片來源於互聯網公開資料)

監製:徐漣

策劃:楊曉華

統籌:翟羣

出品:爾雅工作室

文字:連曉芳

視頻剪輯:楊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