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施鎮洋 發表三本套書盼傳承傳統木雕技藝

人間國寶、木雕工藝大師施鎮洋(左)23日發表第三本木雕技法新書《鏤透迎春暖》,彰化縣長王惠美(右)專程到場致意。(謝瓊雲攝)

木雕大師施鎮洋(中)介紹說明自己的木雕創作。(謝瓊雲攝)

爲了傳承傳統木雕技藝,施鎮洋近年陸續發表出版三本實作參考書,鉅細靡遺、圖文並茂介紹陰刻、浮雕和透雕等三大木雕技法。(謝瓊雲攝)

鹿港知名木雕大師、人間國寶施鎮洋(右五),23日在彰化縣立美術館辦理《鏤透迎春暖》新書發表會,彰化縣長王惠美、文化資產局副局長吳華宗等人都到場祝賀。(謝瓊雲攝)

人間國寶大匠師出版套書傳承傳統木雕工藝;鹿港知名木雕大師施鎮洋,23日在彰化縣立美術館辦理《鏤透迎春暖》新書發表會,透過圖文並茂的實作書,盼能將一身絕活推廣傳承,讓更多讀者學習、參考,瞭解木雕技藝,進而入門鑑賞。

75歲的施鎮洋出身鹿港木雕世家,25歲時承接下的第一個大型廟宇整修工程就是大甲鎮瀾宮;1992年榮獲教育部第八屆薪傳獎時年僅46歲,至今仍是132位受獎者中最年輕得主,2009年登錄爲彰化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2011年再被文化部登錄爲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榮獲最高榮譽、成爲人間國寶。

新書發表會上彰化縣長王惠美、文化資產局副局長吳華宗都到場祝賀;連同6年前出版的《遊刃三毫米》與3年前《花樣早浮現》,成爲三本套書,分別講述陰刻、浮雕和透雕技法。

從事木藝工作已逾一甲子時光,施鎮洋在成千上百件作品的積累之下,專精大小木作、鑿花等技藝,考量雕作放置之情境,融入文史背景及地方特色,建構出獨樹一幟的作品風格。出版的套書,鉅細靡遺整理其教學內容,除了理論基礎,還有以其設計的作品圖稿爲試作範例,圖文並茂,系統性的完整紀錄下其木雕工法,盼能達到教育推廣、永續傳承之效。

施鎮洋說,第一本書,以遊刃有餘來聯想,提醒雕刻者下刀時不要超過3毫米深度;早期老師父彼此打招呼時都會問,最近在鑿(雕刻)什麼?因此第二本書以花樣早浮現爲名;今年第三本新書鏤透迎春暖,好比許多建築藉由鏤空技法,讓陽光可以透射進來。他希望這三本書,能對有志鑽研木雕技藝者有所幫助,自己也將一本初衷,持續在未來堅持努力下去。

彰化縣文化局表示,施鎮洋年少時即隨父親施坤玉學習,在各大傳統廟宇中協助神龕、鑿井、大八仙桌、神轎等工程;34歲起自立門戶,從圖稿設計、選材、雕鑿工具之運用,展現雕材渾然天成之紋理,重新賦予木雕作品新的生命力,也爲臺灣留下衆多巧奪天工之雕作。

新出版的《鏤透迎春暖》一書分爲五個章節,首先透過專文剖析透雕技藝,接着依序介紹本書的內容編排及使用方式、傳統工藝的類別、透雕技法之概說與運用、作品賞析及透雕技法示範操作,逐步的引導讀者認識木雕藝術、透雕技法,並鉅細靡遺的演示製作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