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中間價創52個月新低 鄭美玲:兌臺幣可能升值

人行放貶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創52個月新低。(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徐珍翔臺北報導

中國人民銀行今(9)日調降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至6.4140元兌1美元,創下52個月以來新低。至於人民幣相關衍生商品風險是否升高?第一金控總經理美玲表示,衆人口中的「人民幣貶值」一事,事實上只對美元族羣如此,亞洲貨幣則不然,呼籲民衆投資理財前先釐清觀念,「如果臺幣多貶一點,人民幣兌臺幣甚至有可能呈現升值。」

鄭美玲指出,亞洲貨幣與人民幣有高度關聯性,且匯率方向相同、幅度相近,因此人民幣一旦貶值,亞洲貨幣通常也跟進走貶,而且貶值幅度「貼得相當近」,臺幣自然也不例外;至於衆人口中的「人民幣貶值」說法,其實是對美元族羣而言,因此,只要「新臺幣兌美元」的貶值幅度大於「人民幣兌美元」,人民幣兌臺幣就是升值,「這種狀況都有可能」。

提到人民幣未來走勢,鄭美玲分析,人民幣被納入特別提款權(SDR)後,在某種程度上,貨幣的使用、儲備等需求將獲得一定支撐,長期未必走貶;至於美國升息是否會進一步壓抑人民幣表現?她坦言,美元確實看漲,但該議題並非新聞市場多半已提前反應,「就算美國宣佈升息,未來還有多少漲幅?這有待觀察。」

資訊恐慌症發作?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快速補給→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