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側寫-2個迂迴策略 俞惟中登陸闖美

人生永遠不要說不可能!」45年次的俞惟中說,他做過娃娃車司機、送豬肉小弟建築商人,快40歲入行當製作人做電視劇,近60歲打進好萊塢投拍電影,許多人覺得不可思議,但他相信有做有希望,開創多個業界第一。

俞惟中從小愛看好萊塢電影,當兵時週日放假一連趕5場,夢想有天可到好萊塢拍戲。直到他做建築商人時期公司有個職員邀他投資千萬元拍電視劇,沒想到錢投了、戲沒拍、人卻跑了,把經紀公司頂讓給他,時值房地產不景氣,俞惟中不甘心損失千萬,索性轉行試試看,一腳踏進電視圈。

在10幾年前,媒體壟斷的時代菜鳥製作人俞惟中想打進老三臺拍戲談何容易,所以他改從大陸市場做起,那時大陸缺題材臺灣成功的戲劇、拿到大陸也會成功,俞惟中與編劇方泓仁便合作改編一部臺灣夯劇,在大陸推出第一部戲「第一茶莊」就中了,才讓他有機會回臺拍長壽劇。

這10幾年來,俞惟中在兩岸拍電視劇近3千小時,不僅打進大陸電視劇產業供應鏈,成爲在大陸拍戲量最多的臺灣製作人,這些戰績也成了他進軍好萊塢的敲門磚,投資第一部電影就是好萊塢級,跟知名製片馬克‧坎頓合作,也是臺灣電視圈第一人。

許多人好奇,當初不懂也沒人脈的俞惟中如何登陸插旗英文不好的他如何闖好萊塢?

俞惟中直言,他只要碰到對的人、對的機會就去做,從不遲疑。之前從大陸紅回臺灣拍電視劇,未來也要從好萊塢學成回大中華市場拍電影,2個迂迴轉進的過程充滿挑戰、未知,但他永遠告訴自己:可能、可能、絕對可能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