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希望比照美方輸入核災區食品 綠色陣線:還超標6倍

▲311地震引發海嘯福島核電廠大量海水灌入,是1986年車諾比核電廠事故以來最嚴重的核災。(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日本農林水產官員29日在外交部亞東關係協會與日本交流協會的陪同下,前往立法院及綠色陣線協會遊說災區食品進口問題民進黨立委林淑芬日前就曾在臉書PO文,表示自從她前往海關考察後,對臺灣的食品管制手法感到相當失望,也不同意這麼快就開放日本和災區的食品進口。

衛福部食藥署在2013年3月公佈,暫停輸入福島、羣馬櫪木茨城與千葉等5縣的食品;其他行政區所產的生鮮冷藏蔬果、生鮮冷藏水產、冷凍蔬果、冷凍水產、乳製品嬰幼兒食品、礦泉水飲用水、海草類以及茶類,都要在進口時逐批檢驗,其他品項也要加強抽查。

目前美國韓國以及香港國家都有針對日本食品列出進口條件。日本農林水產省官員在過程中提及,美國方面只禁止由日本官方列出的限制品,其餘品項只要通過抽驗就可以輸入,希望臺灣也能參考美方的作法

▲日本官員希望臺灣比照美方標準,開放核災區食品輸入。(圖/翻攝自林淑芬臉書)

面對日方積極遊說,綠色陣線協會則認爲,福島縣的水溝底泥還能測出2千貝克的碘131,而臺灣食品標準規定不得超過300貝克,超標達6倍之多,顯示核災影響還未去除,希望政府先進行更詳細的風險評估之後,再考慮是否開放。

林淑芬強調,9月前往海關考察時,發現我方對日本輻射食品的管制手法是由進口業者自行填寫產地,如果業者將輻射食品僞裝成其他品項,就可以順利引進臺灣,而政府也不會察覺;因此,希望政府能加強把關,要求業者進口日本和災區食品時,檢附官方產地證明以及輻射檢查證明,纔不會讓「管制」變成空談。

食藥署迴應,目前臺灣針對日本和災區食品進口有三大條件,一是必須有日本官方食品安全報告,二是由我方民代民間團體以及媒體等赴日視察,三是必須在臺取得共識;達成以上條件纔會商討開放問題。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