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收服女玩家?聽女司姬自述遊戲人生

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司令5,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大抵是天性使然,天生愛幻想,愛天馬行空,愛大開腦洞,愛舉一反三。遊戲於我絕不是單純的字眼,亦或者是純粹的動手動腦形容一下現階段遊戲於我,套用一首歌的名字就是“讓我歡喜讓我憂”。

遊戲其實最單純,用畫面和代碼成爲傳遞情感的媒介。好比評論一項事物的好壞不在於事物本身,而是評論它的人賦予它的定義和感受。慢慢的隨着成爲一個社會人的經驗愈發豐富,雖說沒有改變我對遊戲的熱愛,但是也讓我對其的態度中夾雜了更多複雜和患得患失的情愫。

“愛玩遊戲女生,應該都是恐龍”?

2015年的5月20日當天,被曾經抱有好感的學長告白了,就有了嚴格意義上的第一個男朋友。當人家別人的女友都在抱怨“你看你就愛玩遊戲,都不重視我”這類問題時候,我跟學長之間根本不用擔心會有類似的爭執,因爲學長根本不玩遊戲。反而是我作爲一名女遊戲玩家,因爲刷某樣素材而忘記接學長電話

學長於我有“四好一不好”:脾氣好、家世好、相貌好、幽默感好,不好便是沒有共同愛好。想必真正有戀愛經歷的人都知道,沒有共同愛好是一件很容易尷尬的事情。就算是去聊生活瑣事或者是追憶上學的事情,都無法掩飾我們話題越來越少的事實。後來也去嘗試過迎合對方的愛好,宅男遊戲我都試着安利過了,怎奈全是萌妹子都沒有效果。隨着後來暴露的問題越來越多,愛好不同都只成爲小問題,半年以後就分手了。

後來朋友們總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想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長的前女友喜歡逛街喜歡花,我是喜歡開荒喜歡卡。從本質上來講,小鳥依人的大和撫子類型我肯定是做不來的。

親情的大山屹立不倒,友誼的小船堅固無比

追溯游戲爲什麼被我如此看重,有幾件事情幾個人不得不說。

我有一位會將四驅車送給女兒當生日禮物的爸爸,他認爲比起洋娃娃過家家,具備動手能力的玩具更適合培養孩子思考的能力。對於我從小愛玩遊戲這件事,除了注意保護眼睛,爸爸也沒有說過其他的,甚至在其他家長警告他不應該讓女孩玩遊戲的時候維護我。

那時候早戀風盛行,總有一起玩單機的男同學給我打電話問進度。那時候玩的是《仙劍奇俠傳3》。記得有一次一個男同學也沒聽清誰接的電話就直接說自己玩到哪裡了,有什麼問題啊,風風火火的講了十幾分鍾。結果發現是我爸接的電話,嚇得趕緊掛了。用時下熱門語句形容那真是“迷之尷尬”。

我那時候也認爲多少會挨兩句罵,誰想到此後我爸多了一個梗,見到其他人家孩子玩遊戲的時候總會說“我閨女遊戲玩得不錯,連男同學都打電話來家裡問”。

那時候一起玩《俠盜獵車手聖安地列斯》的一位男同學A簡直是我們心中最有“義氣”的典範。同班同學被欺負了他就去幫我們出頭。誰想要什麼遊戲他就買來借給大家,大大咧咧的人緣很好。但是對我這位少數被他承認的女兄弟,他總是不好意思的。一方面是我曾經被這傢伙扔瓶子打碎的玻璃扎到過腦袋,另一方面我和他喜歡的女生從幼兒園開始就感情及其好。

後來每每提起A,我總喜歡講到這樣一個片段:

我記得印象最深,在老師辦公室畫板報,聽到老師問他:

老師:“你是不是喜歡某某?”

A:“是。”

老師“那咱們班某某(男同學名字)呢,他喜歡誰?”

A:“老師我只能告訴您我喜歡誰,至於別人我不能說,那是我兄弟。”

十一二歲的孩子眼中最有義氣的做法,就是不出賣你,還想證明自己。

直至今日,我總能想起他那時候仰着臉高傲的樣子,和他最愛的俠盜秘籍AMOMHRER=坦克,以及後來才知道的幾年前A因爲患病去世的事實。

GTA5也能使用各種代碼,然而A同學已經玩不到了。

A的事情總讓我覺得遺憾而無奈,人總是在失去後纔開始念舊。想着如果當初我沒有因爲去離家遠的地方上學,會不會就能知道老朋友的消息更多些,也就不會和他斷了聯繫。

在沒有A和另外幾名夥伴一起遊戲的幾年中,B和C成了影響我後來興趣愛好的始作俑者。

B喜歡武俠小說和香港武俠漫畫,同時也是當年我們學校少數擁有NDS的人,也就是他開啓了我後來忠於《口袋妖怪》系列的愛好。雖然在Game Boy時期我也接觸過其他任天堂作品,但是“我要成爲神奇寶貝大師”的口號真是響徹了我的遊戲人生。坐等年底《精靈寶可夢·太陽/月亮》到貨。

就決定是你了,南小鳥!

B很大方,他不像鄰班的女同學,每次借她的漫畫雜誌還要讓我掏幾塊錢給她。也不像過去有Game Boy那個孩子讓我們幫他考試作弊才借給我們玩。不但午休借我帶我一起玩遊戲,還安利給我他當年最喜歡的漫畫黃玉郎的《神兵玄奇》和《龍虎門》。C則是喜歡日本遊戲漫畫,我ACG的全面發展絕對是離不開這兩人的“幫助”。

2006年是日本動漫經典頻出的一年,《fate》、《NANA》、《涼宮春日的憂鬱》、《櫻蘭高校男公關部》,太多的回憶。06年也是我們接觸PS2的一年,那一年是PS2時代最成熟的時期。

那時候很傻,我們三人把學校收的每月158塊錢的午餐費幾乎都貢獻給學校附近隱藏很深的PS小店了。中午一人一包小浣熊一瓶礦泉水也是玩得不亦樂乎。那些年,那小店老闆靠着《火影忍者疾風傳:究極覺醒》、《龍珠Z:電光石火3》、《SD高達G世紀:精神》、《無雙大蛇》等幾部遊戲就忽悠了我們一個學年,直到某一天被家長們舉報。

現在想想我很慶幸我遊戲人生十幾年中,遇到的玩遊戲朋友都對我照顧有加。班裡男生多,我又歲數小,他們玩遊戲總愛帶我一個。從澄海3C到CS雪圈。還有魔獸世界的大門就是他們幫我打開的。

林子大了你就知道自己有多渺小

WOW是我玩過的第一部網絡遊戲,也是最後一部。一開始就是因爲班裡的公會缺個治療大家就想到我了。但我最終卻沒有做治療。我不太喜歡做輔助的角色,衝到最前面去纔是我的作風。於是練了聯盟女薩,天賦一個增強一個元素,職業珠寶採礦。最愛的是增強薩的時候,單手斧“諾卡爾德,死亡之元素”幻化成虛空夢魘,加上一身碎裂套裝,又拉風又中二。親兒子版本的時候,強力佔據傷害輸出前幾位。那時候還挺嘚瑟的。

版本升級到開90級的時候有個小插曲,我第一次去跟着同學們偷偷從學校晚上溜出去。同寢姑娘是給男友送飯去,我是去練級。那是我第一在網吧刷夜,真是永遠忘不了煙味,臭腳味,汗味泡麪味融合在一起的感覺,所以說玩魔獸的學生黨都是戰士。

也就是在90級之後沒有多久,慢慢的大家也不一起下本了,隨機地下城也就是常態。家裡集成顯卡的筆記本總是在打疑之煞的時候藍屏,整的我是特無奈。也就是那個時候發現的所謂女玩家坑隊友理論……雖然不是我本意,那也是坑了。

遊戲妹子都會有這樣的經歷,被男生看不起,渾身是嘴都說不清。後來我就說我是男生玩女號語音壞了能聽指揮說不了話,也就清淨多了。但是心態終究是變了,後來我們服也成了鬼服,一個小時都進不去本我也就慢慢把魔獸擱淺了。今年6月的時候,魔獸的電影是一樣要去看的,喊一聲“爲了聯盟”會不會被打,那就不知道了。

總而言之Wow真的是我玩過的網絡遊戲中最好的,龐大的世界觀,豐滿的劇情任務,多元的遊戲體驗,以及團隊的合作概念,都是其他遊戲中很難體驗到的。就算我不怎麼玩了還是找了代練,每次把等級練上去,就爲了有一天還能回到納格蘭看看空中的浮島,看冬泉谷的茫茫白雪,還有艾爾文那頭叫公主的豬。

時代變了,人心也複雜了,想的事情更多了。

像是另外一部更純粹講究團隊精神的LOL,我是從來都沒玩過的,可能是我有自知之明,怕手殘被噴。當然現在國服女玩家們也夠提氣的,強大美麗出新高度。男性玩家對女玩家的看法也慢慢趨向於公平公正。這方面真的是讓我感到很高興。

如何收服女玩家

講真,以前的遊戲行業男性比例偏高,設計者,開發者,運營人員都是高於女性,所以產品形態上更偏向於迎合男性玩家的需求。現在隨着女性玩家數量的增加,迎合女性胃口的遊戲也就逐年增加。儘管如此遊戲男玩家歧視女玩家的觀念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

其實女生們喜歡遊戲的因素是存在互聯因素的,喜歡遊戲的原因並非僅僅在於遊戲本身的質量,更是因爲和遊戲相關的人或者事物。比方會因爲朋友的安利而一起刷怪獵,會因爲了陪男友而喜歡上什麼遊戲,會因爲喜歡某樣周邊玩具,就把相關的遊戲照單全收等等,當然也會因爲一點小事或者一句話去對某遊戲產生不好的看法,這都是有可能的。

拿我最近有一次親身經歷來說。四月底被《黑魂3》虐得心力交瘁,想收兩盤其他的遊戲換換腦子,就遇到了如下兩個男玩家:無語男A和暖男B。商量面交遊戲地點的時候加了微信,A知道我是妹子後就一直認爲我是給男友買的遊戲,當時沒多想,就說是自己玩的,結果就各種逗悶子。本想第二天趕緊弄完趕緊得了,誰料想有了如下情形。

前提是地點是A找的,用我和朋友當天去上課的午休時間到那裡是剛剛好的。結果到了當天還差一個小時多的時候:

A:我們交易的地點能不能改一下?

寶寶:你是突然有什麼事情嗎?

A:沒有啊就是覺得有點遠,你到XX站來吧,這樣我就不用進地鐵了。(比原來的地點多出地鐵來回18站)

本寶寶:可我中午就一個小時的午休時間,還要吃飯的。

A:一個小時夠了啊,再說了,我這是國行的,特典都沒用呢,巴拉巴拉吧裡吧裡……

(難道是要讓我飛過去?我港版的機子特典也沒用啊!姐也是有脾氣的,再說我也不能讓我朋友跟着我餓着肚子找他去吧!)

本寶寶:那就算了吧,祝你早日出手找到合適的賣家。

少年,你這樣注孤生啊

後來隔了兩天,上班午休時候到暖男B附近的大學去收另外一盤。之前因爲開車打不了字發的語音才讓B知道咱是妹子的,B不論是談論3DS還是PS4都跟我的觀點很相似,對於女玩家的態度也是積極認可。當天我比約好的時間早到了20分鐘,B騎車風風火火的趕過來還扛着自行車過了一座天橋:“你就別動了,我過去就好,也是讓你等了半天了”。

這兩盤遊戲分別是:想要嘗試的《駕駛俱樂部》和被基友安利的《瑞奇與叮噹》。目前《瑞奇》通關,《駕駛》卻再也不想玩了。就這麼一件幾句話的小事,只是下意識的一句話或者一個舉動,就會改變我對它的看法。當然這不是針對,也不是人身攻擊,只是闡述一個看法和觀點。對於心思細膩的女生,除了帶她玩遊戲,更要去關心她的想法。

最近看見身邊的妹子們都被催婚,我也會擔心我的女玩家生涯還能持續多久……

提到遊戲話匣子就停不下來,它早就潛移默化的影響了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提醒我不論生活怎樣,切記不要輕易“遊戲人生”。每當進入遊戲的世界,總是還有那些回憶那些隊友在時時刻刻陪着我。對於遊戲我肯定是無法割捨的,但願真能活到老玩到老。女司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