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培訓失衡 國中體育班畢業生6成無法銜接高中

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至立法院教文會進行「落實我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選手三級培訓措施專題報告。(林志成攝)

教育體系培養出不少體育人才,但各教育階段體育班的發展卻面臨失衡。教育部統計,目前國中設體育班有384校,但高中設體育班僅115校,約爲國中體育班校數的0.39倍,也就是約6成國中體育班畢業的選手,無法順利銜接至高中體育班培訓。

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至立法院教文會進行「落實我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選手三級培訓之措施」專題報告,坦承我國體育班選手三級培訓發展出現困境

根據教育部統計,學校109學年體育班學校計735校,含國小200校、國中384校及高中151校,學生數約4萬人。若依教育階段來區分,以國中的體育班校數最多;如以行政區域畫分全國22縣市中,只有離島金門縣連江縣未有學校設立體育班,另以高雄市校數最多(114校)。

運動種類分析,現階段中小學體育班發展的運動種類計46種,其中最多體育班發展的運動種類爲田徑棒球羽球桌球籃球排球游泳跆拳道等8種運動。

教育部說,部分體育班所發展的運動種類缺乏三級培訓銜接培訓的規畫,例如:水球僅在國小階段有體育班施以專項訓練,但在國中及高中階段無學校可銜接培訓。

此外,由於部分縣市轄內高中數不多,國中體育班畢業的選手無法順利在該縣市銜接至高中體育班培訓而選擇跨區發展;或有部分選手因成績優異,被其他縣市以提供較優厚的待遇挖角,將影響該縣市發展地方運動特色及培訓運動選手意願

潘文忠表示,我國體育選手三級培訓的銜接,確實需要檢討,因爲國中、國小屬學區制,但到高中就更是更大的學習範圍,導致國中體育班畢業生無法銜接到高中,這部分可藉由體育社團基層訓練站來補足;同時,也將發展各縣市運動地圖,檢視區域內體育班發展,看有哪些高中可以再設置體育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