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評美國危害全球安全:文化滲透 瞞天過海

人民網版權圖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人類進步只能朝着單一的方向發展――美國政治經濟制度。”自一戰以來,美國秉持着這種自大的“信念”,持續對外輸出“自由民主普世價值觀。

但多年來,這種糅合進美國“國家戰略”的“普世價值”並未給人類帶來真正的進步,卻成爲全球安全的巨大威脅、多國民衆遭受苦難的罪魁

網絡自由”作爲輸出民主價值觀的炮彈,打破了中東地區安寧。2011年,美國發布的《網絡空間國際戰略報告》中確認執行“網絡外交”路線,將互聯網作爲傳播美國價值理念的重要陣地。據布魯金斯學會,從2008年到2012年,美國國務院在自由網絡相關活動上花費將近1億美元。其中就包括支持臭名昭著的“影子互聯網”計劃。

通過一個手提箱可以裝下的設備,美國幫助“阿拉伯之春”的活動分子繞過管控,自由聯絡。反對組織通過不受監管的網絡大量參與到羣體性事件中,達到造謠、煽動等目的。這是一種既省錢又快速挑起“顏色革命”的方式。有學者直截了當地指出,“阿拉伯之春”是一場受計算機影響的無形的戰爭。

各色基金會作爲美國價值輸出的“中間人”,擾亂中亞、東歐等多國的穩定局勢。美國作家弗朗西斯・桑德斯在2001年出版的《誰承擔後果――美國中央情報局文化冷戰》一書中揭露,在享有盛譽的美國基金會所提供的700項補助中,有50%來自中情局。這些基金會支持他國社會精英留學生等訪美學習,挑選和扶持符合美國利益的“意見領袖”,培訓街頭政治策略。千禧年以來,隨着索羅斯基金會向東歐中亞地區“民主滲透”的腳步,一場場“顏色革命”風暴如期發生。

美國利用網絡傳播優勢,強迫和誘導世界文明按照美國的意願發展,對世界各國人民思想意識進行無聲的“迷姦”。美國蒐集他國政權的失誤並誇大,通過“網絡水軍”“病毒式視頻”等傳播謠言的方式擾亂輿論,干擾對象國的政治穩定。早在2011年,英國《衛報》就曾揭露美國軍方研製軟件操縱社交網絡,一名美軍可以擁有10個馬甲,以各種虛假身份出現在網絡上,在其他國家創造親美的網絡輿論。

從冷戰時期的“和平演變”政策,到21世紀的顏色革命,那些中了美國“民主輸出”之毒的國家,都吞下了經濟凋敝、社會衰落的苦果,大量無辜平民死亡,人道主義災難頻發。

“我們將提高美國的影響力,因爲一個支持美國和反映美國價值觀的世界會讓美國更加安全和繁榮。”正如2017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所暗示的,美國想要的並不是“民主”,而是“美國繁榮”“美國霸主”。“美國在全球的150個站點和700臺服務器展開全球性網絡監控。”“棱鏡門”事件曝光的事實也充分說明,美國真正需要的並不是“網絡信息的自由流動,”而是“符合美國需要的自由流動”。

“自由”“民主”“人權”表達了人類追求和平幸福的美好願望,但這種願望在不同社會的實現,並不是靠美國打着道義幌子,行使威脅和平安全之實。實際上,在不同的宗教、文明、社會中談論“普世價值”,本身就是個僞命題。如塞繆爾亨廷頓所言,普世文明的概念本就是西方對付非西方社會的意識形態。

就連在美國本土,也從未真正踐行這種價值。在新冠疫情奪去20多萬生命、槍擊事件層出不窮的今天,美國如何談人權?在“我無法呼吸”、黑人的疫情死亡率數倍於白人的今天,在競選總統要花費幾十億資金的今天,美國何談民主,何談平等?在”棱鏡門”事件後,美國又有何臉面談自由?

延伸閱讀:

一評美國危害全球安全:政治霸凌 盡失人心

二評美國危害全球安全:經濟打壓 危害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