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垣曲北白鵝墓地出土周代虢國重器

圖爲3號墓出土的青銅重器“奪”簋。山西考古研究供圖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今日發佈垣曲白鵝墓地重大考古發現,經過近9個月的緊張發掘,考古工作者在該墓地發掘出一處周朝王卿高級貴族墓地,本次發掘面積爲1200平方米,共發掘墓葬9座,灰坑17個,出土各類器物500餘件套。最爲重要的是出土帶有銘文銅器近50件套。銘文內容豐富,文字清晰,共計14篇。

北白鵝墓地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英言鄉北白鵝村(現爲英言鎮白鵝村)東。據該發掘項目負責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及耘介紹,這9座墓葬皆屬大中型墓葬,其中1號墓、5號墓和6號墓爲大型墓葬,墓葬開口均在6×4米以上,其餘均爲中型墓。出土器物種類豐富,有銅、玉、石、漆、陶、骨、蚌貝、鉛、金、漆木皮革麻繩、竹等各類文物總計500餘件套。其中,青銅禮器類有鼎、�[、簋、�S、鋪、罐、鬲、盤、�B、方彝、�F、壺、��、尊、爵、觶、杯、勺等,禮樂器有青銅編鐘和石磬

楊及耘說,此次發掘的最大亮點是3號墓出土的青銅重器“奪”簋,其蓋內鑄有銘文12行94字,含重文2字。同時,3號墓出土的“�]姬”�[青銅重器,其甑部近口沿處後腹內壁鑄有銘文3行11字,內容爲“虢季爲�]姬媵�[/永寶用享”。

根據出土器物分析,該墓地與河南三門峽虢國墓地和陝西樑帶芮國墓地在銅器製作、器物形制和紋飾運用方面極爲相似,結合墓葬形制,初步推斷,這處墓地時代爲春秋早期。

北白鵝墓地北依王屋山南眺黃河,與成周洛陽直線距離不到80公里。楊及耘分析,其所處位置當在東都成周王畿範圍之內,故推測很可能是一處畿內采邑。他說,可以確認的是,北白鵝墓地是一處兩週之際位於成周王畿之內的周朝王卿高級貴族的墓地,對研究和探討兩週時期政治格局、畿內采邑分封制度晉南地區兩週時期的埋葬制度、人羣族屬、社會生活等提供了新的資料參考,對探索晉南地區文明化進程中原地區聯繫都具有重要意義。(記者李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