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論壇:陳奕璇》黑陸民粹的惡果

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藍孝威攝)

臺灣新冠疫情升溫之際,將「新冠肺炎」稱爲「中國病毒」、「武漢肺炎」等名稱,如今變種病毒激增,「新冠肺炎」已是危害全人類生命安全的重大公衛事件。起初這「中國病毒」等反中抗疫論調,大陸認爲這加劇「黑陸民粹主義」的孵化。所謂「黑陸」就是形以「仇中」等污衊字眼營造反中的社會氛圍實則讓兩岸社會基層產生相互抵制的狀態。這種氛圍之下,兩岸只要發生零星事件,觸及雙方各自的利益底線時,就會引出一連串政治效應。近日臺灣鳳梨禁止出口大陸,而執政黨以「推、拖、拉」論述免其責;「推」給國民黨、「拖」延問題、「拉」擡反中意識,這已經是執政黨碰到兩岸爭端的標準作業程序

大陸暫緩臺灣鳳輸入並非政治議題;根據農委會資料顯示,去年1月至12月新鮮鳳梨出口至大陸的比率高達91.1%,相較第二位的日本5.5%,與香港的2.3%,臺灣鳳梨主要銷售地是大陸。鳳梨不能出口至大陸,日本、美國是無法補齊臺灣鳳梨出口量。農委會爲避免臺灣農民利益受損,將給予10億元補貼金額意圖穩定鳳梨物價、加強國內行銷等作爲。這短期之內會因新聞效應與政府宣導使民衆購買慾上升,外加上臺灣反中情緒高昂導致「一窩蜂」購買行爲,但也有可能使果菜市場價格失衡,造成削價競爭,反而打破國內市場平衡。

兩岸農產品檢疫合作;蔡英文曾強調「若北京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條件下,臺灣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談話。」但臺灣鳳梨被禁,兩岸之間並未產生對話機制,過去所簽訂的《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協商機制形同虛設。假若兩岸互有善意狀態下,是可以儘早建立檢疫突發事件處理機制,加速兩岸合作進行檢疫查證,也不至於鳳梨是被通知禁止而未進行事實驗證。

中國「黑陸說」衍伸出民粹當道的「臺灣中心主義」。大陸輿論認爲臺灣有一羣以民主之意行民粹事實者,藉疫情發酵訴諸「臺灣優先」爲由,並出徵臺灣內部只要與大陸存有良好關係、或者是言行稍微偏袒大陸者,就會訴諸輿論要他者宣示對「臺灣忠誠度」的黑陸分子。隨着兩岸隔閡加大,其所產生誤會與誤解越來越大,無論是否有無大陸所言的黑陸分子,臺灣民衆都必須以理性來看待兩岸情勢

大陸常言兩岸人民心靈契合,臺灣也必須釋出善意來理性溝通。兩岸不應只剩下意識形態之爭,特別是在關乎民生、經濟、社會等各層面交流,必須要務實以對。同時,爲避免爭端持續擴大,政府應儘早建立解決與協商機制,這纔是福國利民之策。

(作者爲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