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食材變美味佳餚 弘光餐旅系學子義煮義賣助弱勢

弘光大餐管理系學會每年歲末年終舉辦家扶中心義賣、新希望聖誕佳節慶團圓活動。圖/王文吉

弘光科大餐旅管理系學會每年歲末年終舉辦家扶中心義賣、新希望聖誕佳節慶團圓活動,今年與食物銀行合作,將烹調實作課剩餘食材,轉送食物銀行,並製作餐點分送弱勢民衆,縱使清晨6時到校備餐,但學生說,看到對方充滿笑容的說聲「謝謝!」是最好的回饋。

旅系主任吳胤瑱表示,繫上鼓勵學生髮揮所學回饋社會,系學會每年跟着鄭錦慶黃志雄兩位老師幫家扶中心義賣,替新希望社福基金會的弱勢家庭辦聖誕活動;西餐廚藝社學生從這學期起,主動蒐集烹調實作課剩餘食材,製作表格統計數量,再轉送沙鹿的食物銀行。

吳胤瑱指出,餐旅系一個禮拜有高達30多堂實作課,每個班課堂上需要使用各種食材,難免有沒用完或是切一半的蔬果,西餐廚藝社學生在下課後前往每間教室蒐集,整理分類包裝,用保鮮膜包起來避免氧化,再冰存於冰箱內,讓食物銀行的人員定期前來收取食材。

學生謝採樺說,這學期開始把剩下的食材分送食物銀行,包括洋蔥西芹青江菜、南瓜馬鈴薯蘿蔔等,總共送了6次,並烹煮4次餐盒,「我們利用剩下食材做成美味料理,第一次製作20份餐盒,現在一次煮60份,收到餐盒的弱勢民衆,很喜歡我們做的餐食。」

學生徐詩婷指出,一開始覺得蒐集食材作業很繁瑣,但是,大家一起不斷的去做,越做越有心得,也做得越好,更學習不浪費食材的惜物精神,雖然送餐當天都要清晨6點到校準備,才趕得及在上午8點,將新鮮現做的食物分送給有需要的人,聽到對方露出笑容說一聲:「謝謝!」就覺得早起備餐的辛苦煙消雲散。

學生王亭勻則說,每學期跟着老師一起爲家扶辦義賣,爲了增加義賣收入,每次絞盡腦汁構思製作不同的餐點,這次義賣特別製作港式點心,大家一早就在教室包燒賣、做鳳爪港點,先在學校義賣,再到家扶中心活動現場賣,包括包子饅頭、港點、麪包賣了近千份,收入數萬元全捐給家扶中心。

「受疫情影響原本基金會1年2次活動只剩1次,因此大家更珍惜。」王亭勻指出,耶誕節期間,透過新希望基金會邀約,到東勢明正國小舉辦耶誕佳節慶團圓活動,繫上20幾位同學帶着幼童薑餅人、搓湯圓小朋友們不斷謝謝他們,還開心地說「以前沒有做過薑餅人,很有趣,還可以吃到好吃的美食超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