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蔣需要反共的汪──一件事證明汪精衛非漢奸之1(俞劍鴻)

汪精衛,攝於1929年9月。(汪精衛紀念託管會提供)

長江口之治理,足以證明汪精衛並非漢奸。

2013年初,《蔣介石與汪精衛的絕世秘密》這一本專書出版了。作者張有朋指出在1938年12月,當汪精衛政權尚未成立之前,汪就成爲(重慶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局長戴笠的下線。值得注意的是,這本書引用了一個和戴直接有關的文件:汪之出走,原意爲緩兵之計,並照顧淪陷區人民,此是最高度的秘密。

不過,關於張所講的這兩點,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也就是說由於每個人的角度不同,至今還是有不少的海內外中國人認爲汪精衛在抗戰時期是一個大漢奸或者爲窮寇的東洋鬼子的傀儡。

在撰寫本文之前,筆者就發表了其它中英文章亦即證明說汪精衛並非漢奸,而他的子子孫孫也不能夠被視爲漢奸的後裔,因爲:

一、2020年8月,一位著作等身的華裔學者首次推出一個對汪有利的概念亦即「通款」,「即與敵方同和言好之意……其次通款亦有互相表達友好之情……將汪精衛稱之爲『(與日)通款者』,似乎比『通敵者』又向中間挪了一步。」讀者需要知道的是:通款這個概念要比在戰爭時期英文collaborator更加中立。對西方人而言,最糟糕的是collaborationist這個在戰爭時期等同於大小漢奸的標籤。

二、如果戴將軍並非汪精衛的上線,汪早就被制裁了。軍統只要成功一次,汪就沒命了。可是,軍統失敗了至少11次。憑我的研究和判斷,軍統的確有在(配合)演戲、逢場做一些假動作,其目的就是要加深小日本鬼子對汪的錯誤感覺,以繼續保護汪。

三、蔣介石多多少少還是把汪精衛當作自己人來看待。這是因爲蔣認知到,當倭寇日本帝國侵略者被打敗之後,他所要面對的就是中國共產黨。就這一點,汪和蔣以及戴的看法是一致的。易言之,蔣還是需要反共的汪,就像蔣於1949年12月轉進臺灣地區之後重用了雖然參與了侵略中國戰爭的駐華日軍最高指揮官、但還是反共的岡村寧次,或者戴老闆在1945年8月之後公開地重用了曾經被標籤爲第三號大漢奸的周佛海。在第二次大戰結束之前,英國的首相邱吉爾也認知說共產主義國家就是他的陣營所要面對的下一個敵對勢力。

四、爲了紀念成立於1894年11月24日的中國國民黨,國民黨黨史館於民國96年11月在位於臺北市的國民黨中央1樓大廳舉行了113週年對黨的慶祝並且首次展覽了汪的照片。

本文將進一步、具體地加強我的推論,也就是從汪精衛的長江的入海口河段(長江口)之治理經驗。讀者將會深刻地體會到在戰爭時期,敵對勢力在某一些時間與空間的環境之下也不得不要很緊密地站在一邊、合作。既然每一造人馬(含蔣中正的勢力)是「我爲人人、人人爲我」,汪在那一個時間點就絕對不是一個漢奸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