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跨越海峽的援助行動(劉良升)

雲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甸沙鄉嚕六小學的孩子們準備吃外界愛心捐贈的學生奶和雞蛋營養餐。(示意圖,新華社)

雙親在我心目中,一直用言傳身教之法,以身作則傳遞「施比受更有福」的真諦。

當臺灣地區甫開始發展經濟,也正值我童年時的1970年代,父母親透過了中華民國家庭扶助中心(簡稱家扶中心)的牽線,認養了一位住在屏東縣潮州鎮的李姓女童。每個月父母親都要捐助定額的新臺幣由家扶中心代轉給女童家人。數年後這位女童的大姐從中學畢業開始工作,家中多了一分額外的收入後,李家的財務狀況大有改善,已不符合家扶中心貧困線的標準,所以家扶中心又換了一位住在山區的原住民孩童作爲新的被認養者。由於李姓女童是父母親認養多年的第一位孩童,所以感情也特別深重,有一回我們全家還順道連袂去潮州鎮拜訪她和家人,雙親也很欣慰李家人能透過自己的努力,自食其力而脫離困境。

1980年代,臺灣地區經濟騰飛,所以本地需要援助的貧困家庭數目銳減,家扶中心徵得父母的同意,開始認助海外的孩童。有一次我回到家中,父親出示一張輪廓深邃秀麗的拉丁美少女的照片,嘴裡還說着,「來看看你的妹妹!」我這才搞清楚原來照片中大約8、9歲的大眼女孩兒,是父母所援助的南美洲哥倫比亞籍的女童「瑪莎」。後來我出去念大學就不太過問這些事情,我也不清楚藉由家扶中心的協助,我倒底又「橫空出世」了多少位遠在拉丁美洲異國的「妹妹們」。

時序邁入1990年代,隨着海峽兩岸的交流互動,父母親常有機會回中國大陸旅遊探親,也如願地和父親在湖南瀏陽老家的小學同班同學孫每克阿姨取得連繫。孫阿姨1950年就搬到雲南省昆明市定居生活,她和夫婿均致力於創建雲南希望小學而奔走募款,同時也幫助雲南省的貧困家庭,尤其是少數民族部落的學童們。父母聞訊後當然二話不說大表支持,也開始透過孫阿姨的既有組織和渠道,捐錢認養了多位大部分是彝族的孩童們。這些天性純真活潑的孩童也常常寫信感謝父親,這時父親的書房就出現了一大疊簡體字版,且內文開頭爲問候劉爺爺的信件。文學造詣深厚的父親偶爾也會提筆回覆孩童信件嘉勉鼓勵一番,看來這倒是父親退休後不錯的消遣之一吧!

縱觀近半個世紀以來,雙親默默捐助了不少國內外的兒童家庭,誠然支援的總金額或許相對而言不是很大,但是使用的貨幣由新臺幣,美金轉換爲披索,到人民幣;援助的地理位置從臺灣本島,跨洋到拉丁美洲,又再轉回到海峽彼端的故國大陸。其中的溫情和熱度超越人種的不同和地域的隔閡,這種心存善念的素質纔是我最引以爲傲的傳家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