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專欄反響/富爭議性的張憲義事件(陳大權)

50萬元金圓券。(圖/翻攝自Dcard)

張憲義事件引申出以下幾個問題:1、臺灣爲什麼要製造原子彈,2、未來原子彈使用的對象是誰,3、它對臺灣未來的安全會否構成威脅,4、爲某些人口中叛徒的張憲義說幾句話,5、爲什麼沒有人敢站出來維護民族大義阻擋美國片面的行動。

猶記得上世紀的某一天,新聞報導中得知國際知名核物理學家吳大猶博士回到臺灣,之後不久坊間傳出吳大猶博士以從政略與戰略,兩者立場都不宜研製原子彈爲由,委婉地拒絕了蔣總統的請求,蔣總統當時給予吳大猶博士的承諾是,不製造原子彈,僅及於和平用途,之後,國府不再提及研製原子彈,甚至連核研所的成立都諱莫如深。直到1972年來美,朋友們於接風餐桌上談到蔣夫人居美期間,常被美國民間人土邀請演講,她在講演時每每敦促美國政府用原子彈轟炸中國大陸,引起美國社會的反感,現在已不再出現於美國社交場所

上述兩個不相銜接的片段,若將之銜接起來,便不難發現,國府領導人從未放棄原子彈的研製與使用,這麼說上述的第一第二,兩個問題都得到了解答,研製原子彈的目的與用途,就是要以之轟炸中國大陸,如果再深入探討,製造原子彈的心理因素,纔是張憲義事件的真正癥結

世人都知道國府總統蔣介石先生,他對中國共產黨的憎恨,是從內心深處及於言表的,其深度已逵到不共戴天,當中國遭受日本侵略,蔣總統對待侵略者的日本,稱之爲日寇,而其對待中國共產黨的態度迥異,稱之爲匪,兩者的文意近似,但寇的俗世觀較匪文雅,不但此也同時將整個中國稱爲匪區,理所當然那裡面居住的人民,順理成章便變成了匪民,這個定性定義的宣傳符號,乃一種帶侮蔑性及傷害性的稱呼,隱藏着不平衡的心理因素,對中國人既不公平也不善良,政治上的成王敗寇政權輪替與人民何干,他們遭受戰爭的摧殘之餘,還要承受戰爭帶給他們以侮蔑,從稱呼匪區這一心態,看蔣夫人敦促美國政府以原子彈轟炸中國,便一點也不爲奇了,原子彈乃最具毀滅性的殺傷武器,沒有毀滅性心態的人,絕不會想到要使用毀滅性武器來對付敵人,何況敵人中絕大多數是無辜的自己同胞

儒家文化中的成王敗寇政權輪替,不是沒有底線的,它的底線表現於各自玩家的心態與行爲中,成王者固然春風得意,忘其所以,成寇者也不能不罷不休,也應光明磊落地表現出輸家風度。如北洋政府段其瑞吳佩孚,他們是近代中國史上光明磊落的政治玩家,成寇之後再也不過問政治,心安理得地過他的庶民生活,蔣總統不同,他於成王敗寇的內戰中失敗之後退守臺灣,再次搞反攻復國,實乃成王敗寇的出格玩法,既不足取更不足法,怎麼說呢?國共內戰之初,國共間的兵力與裝備對比,蔣總統率領的國民革命軍佔據着絕對性的優勢,但社會傾向和平建國,反對兵戎相向,國府忽視民情而輕啓戰端,初期戰鬥勢如破竹,不期年而財政枯竭,社會亦因兵連禍接,民生凋敝,政府祇顧爭搶地盤,完全放棄了經濟建設,創造就業機會,造福於民,予民以休養生息,結果造成民不聊生,社會動盪,國民政府變成了一個不關心人民的政府,最後人民也不再關心這個政府,這是內戰中造成國民政府兵敗如山倒的最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