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防疫預算的貓膩藏在哪裡(王任賢)

用今年的窘境來預估明年的預算,必須要有前瞻評估,避免去年預購的「次世代疫苗」,到了今年就成爲「上世代疫苗」。圖爲首批次世代疫苗抵臺照。(圖/記者範揚光攝影)

今年因爲新冠疫情來襲,防疫需要很多經費開支,並非常規防疫預算能夠覆蓋。舉凡全民疫苗多劑接種、大型檢疫所與防疫旅館的開設、大量篩查及快篩試劑的取得都不是去年防疫預算編列時能夠預料到的狀況。今年之所以能夠走到現在,主要依靠《紓困條例》特別預算的挹注,在今年底《紓困條例》即將結束後,明年防疫預算勢必要自己找財源,這就是明年預算一定要增加的原因。

然而用今年的窘境來預估明年的預算,必須要有前瞻評估,否則就會像去年預購的「次世代疫苗」,到了今年就成爲不合時宜的「上世代疫苗」,會讓人笑掉大牙。明年預估疫情還是會有,在民間與官方都對流感化漸漸成形了之後,過度的防疫作爲是上世代的觀念,除非有人想借此來恐嚇老百姓,纔會將防疫預算增加得這麼高。在陳時中離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後,這個喜歡恐嚇老百姓的人可能是更高層的人。

明年的防疫需求肯定遠低於今年,在新冠病毒流感化之後,全民大部分人都感染過或接種過疫苗。次世代疫苗就屬於追加接種,只接種於政府認定的風險族羣,頂多就如年度流感疫苗,每年規畫300萬到600萬人接種,絕對沒有如今年全民多劑量接種的機會。所以最大宗的疫苗預算需求,應該只能比照年度流感疫苗接種的預算2倍編列纔算合理。

治療藥物及篩查、快篩試劑均在年底疾病降等後,取消EUA改由健保署重新覈價,當可在迴歸醫療把關後,減少由指揮中心以徵用爲名,一手遮天,讓「綠友友」小吃店也能高價販售劣質快篩試劑。大型檢疫場所及防疫旅館也會因爲邊境終將無條件開放,也不必再用違憲的方法管制旅客,這筆上億預算也可以省下。所以真看不出來,明年的防疫預算高達845億元,竟是今年度的187億元的4.5倍,硬生生的比今年多出658億元的理由,很難說其中沒有貓膩。

貓膩到底藏在哪裡?疫苗、藥物、快篩、檢疫項目中都可能藏有超高估算,立委只要有流感化的概念很容易剔除不合理的預算。但是最令人擔心的是,指揮中心根本不想撤銷,新冠疫情也不想降等,在今年全國防疫會議上答應地方衛生局在年底選完要撤銷及降等,根本就是在吃地方衛生局的豆腐。

指揮中心如果還想一直玩下去,這麼高的防疫預算,不但不會夠,還有可能要追加預算,才能照顧綠友友們,進而成爲總統大選的民進黨加油站。指揮中心不但是民進黨的金庫,還有可能成爲民進黨的票倉。罷韓前夕的高雄懇親專列,就是指揮中心增加選票的經典作爲。如果今年的地方選舉,民進黨慘敗,估計指揮中心撤銷的機會就會大量降低。因爲國父說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民進黨纔是最忠實的總理信徒,增列防疫預算已經在打前鋒了。(作者爲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