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國民黨自我毀滅的失智症(王尚智)

圖爲國民黨中央黨部。(中時資料照)

「大時代的一粒沙,落在一個人的身上可能像一座山」,網路上流傳的這句話,如今套用在朱立倫身上,或許恰可解釋那些國民黨「異於常理」的決策反應。公投以來連敗三戰的結果,國民黨終於決定「不戰而降」?

民進黨政府正在百般設想將日本「核食」合理化,甚至改以「福食」之名入臺。這個模式來自公投之前,總統府率先將「萊豬」爭議換以「美豬」,這是民進黨熟悉的輿論網路「空戰」路線:先改名強辯、換湯再換藥,苦口換甜口了,最終貍貓換太子。

但如今國民黨竟然率先「肯定」日本核食入臺可以理性討論,這來自何等的決策意識,或者基層推論?在歷經民進黨政府從萊豬、疫苗與各種罄竹難書的「決策扭曲、黑箱作業、權錢交徵」,特別是纔剛剛經歷整個國家機器對付顏寬恆「毀滅式的抹黑」之後,依然風過無痕地認爲:在野的國民黨可以與綠營政府有「理性討論」的空間?

如今朱立倫主導的國民黨決策圈子,正在呈現出一個「小少爺囈語」式的態勢走向,彷彿理性非戰的訴求,有一種身段格調的尊高?!在野黨雖說並非就一定得要「不瘋魔不成活」,但面對整個臺灣民主價值體制崩解、政黨本身生存相續的艱辛,國民黨還能繼續着一種泱泱大黨的沉默乃至閒適?

朱立倫雖然也多少經歷了、扛起了這8年來國民黨的「飄搖破碎」之肩,但最終看來政治性格終究是「理性之表、軟弱之實」!政治人物一旦習慣於政治邏輯的意識思辯,卻在政治現實的殘酷中「既無力整軍、也無力推進」;至少確定在與民進黨的生存相爭方面,全然毫無「戰力」可言了。

這也使得面對1年內即將來到的「地方大選」,國民黨中央早已白旗飄搖,侯友宜、盧秀燕等地方首長也已經在原本領先的聲勢上,直接降至殘酷肉搏。今後民進黨只需要循「顏寬恆模式」,以政府機器的「司法、輿論、網軍」每兩個月集中扳倒一位藍營首長就行。補選後,檢調立刻約談連任實力最弱的宜蘭縣長林姿妙,就是「開門紅」了!

國民黨在「公投、補選、罷免」三場選戰中的落敗,完全不見內部有任何警醒、喪鐘式的自我檢討,但外界全然清楚看見,國民黨就是走上了「沒招、撇清、沒勁」的三大小少爺路線,所以這才使得能贏者皆輸,甚至稱不上功敗垂成!對於民進黨的長期空戰抹黑,至今壓根沒招對抗;對於國民黨內部派系路線分歧,不去整合只想撇清;對於基層鐵桿支持者的最後熱情,只見蒼白沒勁的呼籲。

最可悲的是,眼下特別是從臺灣年輕族羣世代的評價中,無論民衆黨、時代力量,甚至基進黨,可能都比國民黨還更具「政黨魅力」!倘若排除趙少康、羅智強、徐巧芯、遊淑慧等尚有年輕粉絲的少數黨內同志,國民黨已經幾乎完全沒有基層世代支持的火焰傳遞了。

過去針對國民黨的「失敗分析」,大多集中在選舉戰術的偏失,以及兩岸/本土大戰略的立場走向不明。只是如今回首藍營長期累積的弱與敗,甚至在完全執政時竟然也能「政策訴求一路捱打、政治能量一路消散、權力根基一路瓦解」!這就已經不是能力與判斷一時有誤,而是整個政黨的意識老化、骨質疏鬆,乃至正式進入失智了!

國民黨中央已經無可寄望,接下來得要看看,這種國民黨正在通向自我毀滅的「失智症」,會不會陸續感染侯友宜、盧秀燕等這一幫,只剩僅僅1年可以「拚活」的地方首長?今後在民進黨毀滅式的重兵包抄下,還在不慌不忙、理性高貴的自我搖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