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綠天藍地 阿Q的制衡(張景爲)

國民黨16日召開「內政部查緝不力 全臺黑槍氾濫 蘇貞昌還不震怒?」記者會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在會上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上任至今2年3個月,治安會報只召開過5次,根本不夠格當行政院長。(杜宜諳攝)

美日領導人峰會後聯合聲明,明確將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列入兩國共同關切議題,這是臺日斷交半世紀後,以及近年來美日強化同盟關係以來,臺灣問題首度出現美日首腦正式的公開宣示。這不僅顯示當前「美日同盟」勝過「日中友好」的現實,增添整個東亞戰略情勢複雜性,對臺灣內部政局亦將產生微妙影響。

政府親美日、反中的路線,由此必然更爲強化,大陸當局的反應相對也會更強烈,兩岸若持續惡性循環,臺灣將進一步成爲美日與中國對峙抗衡的焦點,捲入美中衝突的風險勢將大增。以目前共軍機艦不斷增強擾臺示警頻率與數量爲例,雖然此舉已引發臺灣不分藍綠民意的疑慮與反感,但形勢推演之下,未來此一現象恐怕更會只增不減。

因爲,當前臺海問題早已不像過去相對單純,可由兩岸雙方談妥即可,而是已升高爲國際戰略、東亞區域安全,尤其是美中兩強對抗爭鋒的籌碼;無論是美國的進逼封堵,或是大陸的促統反制,臺灣夾處其中,若沒有更靈活務實的戰略與戰術兩岸關係就會變成美中衝突的代罪羔羊

雖然所謂的「維持現狀」一直是臺灣民意的主流,但從「九二共識」的年代至今30年,從中國國力全面崛起、世界影響力的成長躍進,到兩岸政經科文等軟硬實力的差距,乃至中共對臺促統壓力的強化、臺灣新世代的認知變化,「現狀」早已大幅改變。當初九二共識的精神固然應予尊重,但在現實上的內涵與訴求,顯然需要調整進化,不能一再重談老調,否則就是被扣上投降的紅帽,陷入僵化的死巷

這正是老喊着要重返執政,卻總被看衰的國民黨的困境,當然也就是民進黨雖然施政用人頻暴爭議民怨連番沸騰,卻能在選戰中輸了地方、大贏中央的重要原因。雖然如今的現象頗有2018九合一地方大選前的味道,但只要蔡英文的支持度「人黨分離」、民進黨持續演好演滿「國安守護者」的角色,地方選舉即可成爲民意宣泄不滿的出口,但中央執政卻另當別論,這種「綠天藍地」的模式,仍極可能成爲一種固形化的常態

2019年初,大陸提出積極促統的「臺灣方案」訴求,其後香港反送中抗爭風潮愈演愈烈,加上美中貿易戰添柴加火、連番效應,如今又有美日同盟的更趨緊密,顯見臺灣親美日的整體情勢已經回不去了,差別只在反中抗中的程度與方法。早已抱緊美日的民進黨固不用說,連被視爲「親中」的國民黨也無法迴避。

國府遷臺以來,從國安、政治、經濟到社會、文教等方面,本就是全面親美效美,說白了,國民黨後來是因爲要發展兩岸關係,而美國卻要遏制中國崛起,因此才產生了親美程度上的扞格;民進黨則是要推進臺獨,而與美國製中總利益一拍即合,才變成美國的抗中急先鋒。其實,武器照買、政經倚賴、價值相通,藍綠殊無二致。

問題是,作爲監督制衡的在野黨,民進黨政府現在大親美日可以,卻親到吃萊豬、挺核廢水也無妨,置國家利益、國民健康於不顧,這纔是在野黨必須痛批、嚴格把關要務。怕只怕,所謂的制衡變成另類阿Q,「綠天藍地」竟然變成常態,甚至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