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民調三不利衝擊民進黨(鈕則勳)

桃園市長鄭文燦針對超商店員命案,主張「夜間雙人值班」,被諷不知民間疾苦。(蔡依珍攝)

臺灣智會針對「臺灣新聞自由」與「2024誰當家」兩議題公佈最新民調顯示,42.6%的受訪者認爲2024年應該換其他政黨執政,18.2%的受訪者認爲應由民進黨繼續執政。至於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及蔡英文4位民選總統對媒體及新聞自由的尊重,馬以29.1%領先蔡的16.6%,兩人均領先李的10.3%及扁的3.6%。對於政黨的偏好,有41.3%的受訪者是政黨中立,其後依次是國民黨的19.0%、民進黨的18.3%、民衆黨的9.6%。從各項數據來看,對民進黨執政至少有「三不利」,已衝擊執政權威。

首先,民衆期待政黨再次輪替的比例超過4成,絕對是民進黨執政的大不利。從民調調查的10月底往前推,民進黨的相關政策常常出包,從被國民黨所主導「反萊豬」議題,現今仍是4大公投中同意比例最高的,及至年中本土疫情拉高,但政府堅持廣受質疑的「3+11」政策不是疫情破口,讓民衆更覺得政府沒有負責任的勇氣;加上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又常有走鍾「連發金句」的情況,被質疑大頭症且沒同理心;蘇內閣不願「發現金」,堅持發放所謂「五倍券」等,讓2018年「討厭民進黨」的氛圍早已快速累積。

其次,是民衆對於蔡政府主政時期,對媒體報導的信任度恐會降低,不利於綠軍藉媒體洗民衆的腦。畢竟從歷任總統對媒體與新聞自由的尊重來看,認爲蔡是最尊重媒體、不干涉新聞自由的比例只有16.6%,遠低於馬英九的近3成,由此可知,蔡政府對於中天新聞臺不予換照的事件,民衆仍記憶猶新;民調也顯示57.5%的人認爲將中天新聞臺撤照是對新聞自由的傷害。 加上現今多數新聞頻道在立場上已偏向民進黨的情況下,除了代表執政黨容不下不同意見外,多數頻道或已被寒蟬效應所制約,而喪失了媒體監督執政者的勇氣,有自主判斷力的民衆對於這樣的情況又怎會視而不見?無怪乎受訪者對於馬、蔡尊重媒體的評價有顯著落差。

最後,民調中也顯示,中立選民比例超過4成,民進黨、國民黨的傾向者都不超過20%。特別是最不希望民進黨繼續執政的是30至39歲的民衆,該族羣希望民進黨繼續執政的比例只有11.3%,甚至雲嘉南、高高屏等深綠區塊受訪者,也有高達3成希望政黨輪替,這都顯示民進黨年輕的基本盤持續流失中,對其年底的公投情勢明顯不利。

雖然民進黨傾全力宣導公投「四個不同意」,在國民黨步調稍嫌凌亂的當下,聲勢確實有些起色,但只要「討厭民進黨」的氛圍形成,便可能影響中間選民的投票意向,民進黨只得退守基本盤,公投將成爲啓動政黨輪替的第一張骨牌。

尤其近期重大治安事件頻傳,蔡英文卻只汲汲營營於公投「四個不同意」的反對宣傳,直到被網友大肆批評後,纔在社羣貼文應個急,想凸顯關心,又被網友酸爆;劍指2024大位的桃園市長鄭文燦針對超商店員命案,主張「夜間雙人值班」,更被諷刺不知民間疾苦。主導警政治安的內政部長徐國勇所謂「球棒隊」的論述又引發喧然大波,難怪民衆會有無政府或是莫名其妙的政策「治標都無用、遑論治本」的疑慮。若是執政黨無法在民衆人身安全這環節上拿出有效的政策與治理成效,只怕同意政黨輪替的比例未來還會持續攀升。(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