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新知新覺)

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指出:“要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需要不斷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各項舉措的系統集成。使各個治理主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形成合力,構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是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着力點之一。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基層社會治理各領域全過程,使黨建“一條紅線”貫穿基層社會治理各環節各方面;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讓法治理念全面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實踐;加強農村羣衆性自治組織建設,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充分發揮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城鄉社區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弘揚公序良俗,實現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促進現代科技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通過現代科技促進社會溝通、改進管理服務,打造治理新模式

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積極探索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組織引領、機制引領的途徑和載體;完善聯動融合、集約高效的執行機制,建立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工作聯動的合作機制,實現社會治理資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綜合;引導和支持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羣團組織、社會組織、城鄉社區居民組織等各類社會治理主體共同參與社會治理,形成強大治理合力;最大限度調動羣衆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努力形成基層社會治理人人蔘與、人人盡責的良好局面。

提高社會治理精細化程度。這是及時迴應不同社會羣體利益訴求的客觀要求,也是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方向。要倡導和形成精細化治理理念,努力把基層社會治理做“細”、做“小”、做“巧”、做“精”,根據各地區和不同社會羣體的特點,採取個性化精準化的社會治理方式。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熟悉法律、掌握治理方法、善於做羣衆工作的專業化隊伍,爲社會治理精細化提供人才保障。建立科學考覈評價機制,將羣衆滿意度作爲主要評價標準,切實發揮考覈評估的激勵功能,爲治理行爲和服務效果提供科學有效的監督評判依據。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和各項制度,爲基層開展精細化治理確立執行標準、制定權力清單、明晰監督體系,以制度爲保障,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精細化水平

促進信息技術與社會治理有機結合。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推動社會治理手段向智能化轉變。一是強化智能化社會治理意識,促進基層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二是提升智能化治理水平,有機融合線上和線下治理網絡,充分利用數據技術,全面整合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大數據資源,將大數據分析計算運用於基層社會治理,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的精準度和精細化水平。三是積極探索“互聯網+社會治理”“大數據+社會治理”“人工智能+社會治理”模式,通過智能化拓展基層社會治理的廣度和深度,構建以智能化爲引領的“大聯動、微治理”體系,建設基層社會治理智能化生態圈

(作者單位: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西南政法大學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