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謝長廷心態可議

駐日代表謝長廷。(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外交官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不是批評我國缺乏外交人才,而是當前外交用人黨派爲取捨,外交部又放任非專業外交官如謝長廷鬼話連篇,不僅辦不成外交,維護不了國人權益,更難達成與他國溝通、協商角色

日本規畫兩年後將核廢水排放太平洋,明明是侵害鄰國生存權、以鄰爲壑,國內在野黨羣起攻之,連原能會主委謝曉星都談到臺灣核廠排放冷卻水不同於日本接觸爐心的核廢水,謝竟可將重點轉移論證排放水是否含氚,還要爲此負法律責任

我們倒想問謝長廷,何以外交官不站國家立場,爲國家表態,與日溝通?這不是外交官該有的作爲嗎?不溝通就罷,卻反將矛頭放國內在野黨的批評;不向日本抗議就罷,卻說抗議不過一張紙,但卻連張抗議書都遞不出。

謝長廷不抗議就算,還長篇大論舉國際原能總署(IAEA)及清大教授李敏說法,論證日本的「真誠」,爲日本辯護,指責國人失誤,這是哪門子心態?有外交官這樣當的嗎?謝長廷如此助日,外交部一句話都不說?

外交官代表國家,是中華民國海外主權象徵。從這角度看,臺灣在日本除了是附庸,什麼都不是。難怪前獨派大老、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直言,謝在日本混得不好,日本人不是很鳥他,所以要巴結日本;呂秀蓮只能委婉說,謝應多回臺灣瞭解民意,畢竟謝要代表臺灣人民

但從2018年關西雨災後謝長廷的表現早可逆料,日本再做出什麼傷天害理的事,也可放心臺灣不會抗議,因爲日本要的正是如此不折不扣言聽計從的外交官,如此才能實現日臺「共榮」,不影響日本的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