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寶貝 首重實支實付、意外險

因應保險法》第107條修正生效後,未滿15歲被保險人身故,只能給付喪葬費用無法退還已繳保費,兒童保單要怎麼規劃,也讓家長們傷透腦筋全球人壽建議,不論是大人小孩,其醫療保障及意外風險皆是同等重要,首要降低孩童在成長過程中因爲疾病、意外造成的經濟負擔,等到孩童滿16歲之後,再檢視保單、視情況加保。

因應新法於7月1日生效,金管會提出兒童健康險兩大原則,第一,新法生效後,當保險公司退還保費給要保人時,可不計入61.5萬元的限額;第二,若是新法生效前已投保兒童保單且額度已逾61.5萬元者,家長若堅持要投保第二張保單,要籤同意「聲明書」,同意未滿15歲若不幸身故,超出61.5萬元的部分要退還保費,壽險公司才能承保超額的部分。

全球人壽強調,兒童投保除了着重意外傷害風險外,日額型醫療也有其必要性,雖孩童生病不需僱請看護,但此時照顧責任落在家長身上,家長要請假照顧寶貝孩子家中同樣損失收入,日額型醫療理賠此時即可填補收入損失。

其次,根據衛福部統計,2019年0到18歲的孩童身心障礙人數超過5.1萬人,意即有5萬多戶家庭,必須面對孩童無法自理窘境,若透過失能扶助險補強,可減輕長期照護費用的負擔。

全球人壽提醒,兒童保單着重實支實付醫療險、傷害險及傷害醫療險、日額型醫療險,再以失能扶助險補強;若有餘裕,也可及早規劃孩子的教育準備金,透過利變增額型終身保險,可用較長時間賺取較大的保單價值而且還有保障,及早準備才輕鬆。

臺灣人壽聯邦通訊處天倫經理建議,若在剛出生就爲孩子投保,到保單滿期時,孩子大多仍在求學階段,保費繳費的責任通常落在父母身上,將保費花在刀口上且保障足夠,將是爲孩子規劃保單的重點考量兒童成長期間可能發生的風險,建議可依順序逐步補強規劃,兒童醫療險首重實支實付,後續再依序補足住院額險(含手術險)、意外險、重大傷病險、癌症險等保障。

而失能扶助險,則是即使不需住院,損失仍可能發生的院外費用,如不幸遇到如失明、失聰、癌症、中風等失能狀況,若無規劃到此險種,將面臨手上的保險因無需住院而無法理賠,且必須自行照料生活起居與龐大的開銷,建議可以失能扶助險當作主約來規劃,強化兒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