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影像競速賽 vivo X60系列如何更進一步?

靜靜/文

從單攝像頭到多攝像頭,從拍照到視頻拍攝,國產手機廠商影像賽道上的競速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5G的到來不僅帶來了更快的網速體驗,還帶火了短視頻。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中國的網民規模已經擴大至9.4億,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已達8.18億,日均使用時長110分鐘。這讓視頻拍攝功能成爲各大手機廠商發力重點,影像賽道也自然成爲了諸多手機廠商比拼實力的“戰場”。

極光大數據認爲,智能手機影像能力軍備競賽全面進入終局之戰。剛剛宣佈牽手頂級光學廠商蔡司的vivo,第一時間發佈與蔡司聯合研發的首款落地產品X60系列,跑步進入該戰場。

國產手機影像競速白熱化

隨着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與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大衆已從圖片、視頻的消費者,成爲內容的創造者。來自艾瑞UserTracker平臺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短視頻應用在消費者常用APP的單機單日有效時長佔比接近32%,已成爲居民日常最常用的手機APP之一。

短視頻等相關應用的流行對智能手機的拍攝能力、功能以及使用體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此之外,在購機的優先級選擇上,消費者考慮更多的還是拍照影像方面。”IDC分析師王希表示。

而據艾媒諮詢調查顯示,從2020年手機的不同功能對消費者的影響來看,相機功能對消費者的影響最大,影響比例爲32.25%。

可以說,移動影像是消費者的第一硬核需求。

因此,各家手機廠商不約而同將移動攝影做爲發力的重點。回顧2019年旗艦級智能手機,包括蘋果在內的品牌已經全面投入了三攝、四攝的多攝像頭陣營當中。極光大數據認爲,這意味着智能手機拍照時代正式進入了多攝時代。

而2020年在多攝像頭矩陣實現全焦段覆蓋、多功能拍攝的共識基礎上,極光大數據認爲,各家手機廠商又根據自身技術實力,走出了不同的突破方向。

比如華爲P40以及Mate40系列使用了獨家定製的傳感器;小米推出了搭載108MP主攝的新品,掀起了“大像素戰爭”;OPPO則聯合索尼開發了新一代旗艦級傳感器;vivo則通過定製化物理防抖,推出了微雲臺技術,實現了手機攝影技術的一次升級

vivo如何突圍?牽手蔡司強強聯手

同樣都是將手機影像作爲長期賽道投入,vivo憑什麼實現突圍?

今年12月17日,vivo宣佈與蔡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移動影像多個層面展開合作。

衆所周知,蔡司是影像光學領域的知名公司,具備一流的光學技術和工藝。蔡司的光學技術和經驗可以幫助vivo大幅提升移動影像在光學層面的表現力,將vivo手機影像的光學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與此同時,vivo自身也對手機影像有着深刻理解與廣泛觸達,在影像算法、平臺調試等方面具有豐厚的技術積累和經驗。

基於傳統光學和新數字技術的協同互補,雙方可以開啓全新的移動影像技術合作,讓普通用戶達到專業攝影級別。

此次發佈的vivo X60系列,是雙方成爲全球影像戰略伙伴後雙方聯合研發的首款落地產品,全系搭載了蔡司光學鏡頭,使得成像質量得到了整體的提高。

同時,vivo X60 Pro還加入了“蔡司Biotar人像風格”,結合50mm專業人像鏡頭,不僅可以帶來超現實的人像效果,更能獲得自然順滑的人像質感。

vivo X60系列帶來的驚喜不止於此。X60系列還標配了第二代微雲臺。這代產品,一方面將佔板面積縮小了近40%;另一方面將主傳感器的光圈從f/1.6升級到了f/1.48;同時還帶來了全新升級的四軸拍照防抖,在平衡機身尺寸的基礎上,令夜拍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升級。結合全新的超級夜景算法,X60 Pro可以滿足暗光環境下人像、超廣角、全景等多場景拍攝。

除此之外,vivo X60系列還首發了5nm製程三星Exynos 1080旗艦芯片以及全新OriginOS系統,實現了軟硬件的同步提升。

同時,三星Exynos 1080還增強了ISP與NPU的協同,提升了計算攝影的效率,升級了智能自動白平衡、自動曝光、降噪等功能。同時,加入TNR硬件級降噪模塊,可以在RAW域上進行降噪處理,從而提升夜晚視頻錄製的成片效果。

可以說,vivo X60 Pro進行了一套完整的專業影像系統升級,它包含了芯片、傳感器、光學鏡片、算法,而這正是成爲專業影像旗艦的關鍵。

影像進階之路:vivo打出了組合拳

當然,vivo X60系列在手機影像的突圍,離不開其長期的研發和投入。據瞭解,從2017年開始,vivo就先後在全球核心影像人才或技術資源聚集地建立了7個影像研發中心,研發人員規模超過700人。

不僅如此,對於手機攝影這個長期賽道,vivo研發投入不會設置上限。2019年開始,vivo對品牌定位進行了再升級,由此前的“Camera & Music”升級到了現在的“Camera & Design”,強調影像和設計,這也是vivo確定的兩條長期賽道。

反映在產品層面,vivo對自己的產品系列進行了梳理和升級。比如對標華爲nova以及OPPO Reno的S系列,將“時尚、自拍”發揮到了極致。今年8月份發佈的5G輕薄自拍旗艦S7在首銷當日就斬獲了京東、天貓、蘇寧三大電商平臺2500-3500價位段5G手機銷量及銷售額雙冠軍。

而X系列則通過X30系列、X50系列以及最新發布的X60系列完成了“專業影像旗艦”的升級定位。尤其是X50系列,四枚不同焦段鏡頭覆蓋了大多數的場景,再加上超大主攝內置了行業首創的微雲臺,在其登場之時,就被業內認爲可與華爲P40系列一決上下的影像旗艦。

NEX則是vivo代表未來科技的高端旗艦系列。vivo將探索前沿的“黑科技”,比如升降式前置、真全面屏、雙屏、ToF鏡頭、瀑布屏等新科技率先在NEX上搭載,集合衆多前沿科技於一身。

vivo的這一套產品系列組合拳,奠定了其在手機影像賽道上的進階之路。

然而,手機影像表現力的根本還是需要從用戶需求出發,基於完整的技術方案來呈現。智能手機的影像競爭比拼,是一個涉及硬件、軟件、芯片、算法、調教等不同領域的綜合影像系統協同創新方案,背後需要長期的投入和堅持。

不可否認,國產手機廠商已從早期的追隨者,成爲行業的引領者,在多攝矩陣、光學長焦、相機防抖、算法、計算攝影等層面,變身爲行業先行者。

但是,正如前文所說,移動影像不僅是條長期賽道,更是綜合實力的比拼,國產手機廠商道長且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