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15萬 這幾款緊湊型SUV絕不可以錯過

命題很簡單,就給你15萬元。不要轎車和兩廂車,那就來緊湊型SUV陣營裡看看吧,貌似很簡單的選擇,但其實不然,當你進入這個預算的SUV領域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原來15萬元能選擇的車型實在太多了,以前這個價格或許是高不成低不就。但現在選擇權絕對牢牢掌握在消費者手裡。今天就來看看這個陣營中的幾款不錯的小車。

一、WEY瑪奇朵(暫未公佈售價)

車型亮點混動車型,採用1.5L自然吸氣發動機與HEV電池組合而成。

車型不足: 還未正式上市,車型的可靠性以及其他方面還不能給出準確參考。

近一段時期,長城旗下的瑪奇朵關注度頗高,新車基於全新檸檬DHT混動平臺打造。集諸多高科技功能集於一身,在智能化以及創新突破方面也表現得相當出色。而衆多優勢中,最吸引關注的是它的混動形式。

既然最受關注,那就先來了解瑪奇朵的混動模式以及駕駛方面的感受。

瑪奇朵採用智能混動DHT混合動力,由1.5L自然吸氣發動機與HEV電池組合而成,這其中電池容量爲1.7kWh,放電功率爲70.9kW。而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爲71千瓦(95馬力)。TM電機功率:115千瓦,綜合扭矩達到370牛·米。

傳動系統方面,瑪奇朵搭載了DHT(Dedicated Hybrid Transmission)變速箱,在實際駕駛中,可以實現無動力中斷換擋,具備預掛擋策略換擋電機補償,可以使整車NVH方面獲得進一步提升。

混動車型的優勢之一就是在初段加速時表現明顯好於傳統燃油車,無論是加速表現還是平順度以及安靜程度都要高於對手。瑪奇朵在全油門狀態下,動力輸出表現出色,有一定的推背感。同時動力銜接很順暢,表現出的是一氣呵成,中途幾乎察覺不到轉化的阻力。在應對更實際的出行路況時,比如擁堵時走走停停依舊錶現很輕鬆,此時混動的安靜優勢特別明顯,除了給你較強的提速信心外,開起來表現很順滑,如果不仔細去感受,你都有點懷疑它是不是就是一輛純電車型。

但到了中段以後的再加速表現,瑪奇朵有點顯得底氣不足。畢竟1.5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功率不能跟渦輪增壓型號相比,但我反倒覺得,初段的駕駛就已經能夠滿足大多數情況,而真到了高速路況上,平順性又將是它的優勢。所以,不用太在意也不要太追求瑪奇朵的終極加速能力。這樣就有點捨本逐末了。

整體轉向手感可以說與摩卡區別不是很大, 還是以舒適爲主,懸架的調校整體偏軟,行程較長。路感不是特別清晰,對細碎振動的吸收一般,但起伏和大的坑窪路況車輛整體表現倒是很穩健,車內也並不覺得特別顛簸。

返回來再聊聊瑪奇朵的外觀,整體沿襲了家族化樣式,前衛、時尚。很明顯,瑪奇朵的目標人羣絕對是年輕一族。在適當調整了車身比例後,瑪奇朵的身材也更加短小精悍。目前得到的數據是:4520/1855/1665mm,軸距:2710mm。

車身側面調整的也不算很多,車門寬大平滑,僅在底部設有一道棱線樣式,搭配全新樣式的輪轂,有點像風火輪造型,輪胎尺寸爲225/55 R18,匹配固特異的御乘系列,偏向靜音和舒適,配置尚可。

車尾保持簡潔和筆直的線條,特別是在底端保險槓兩側設計了類似性能車上的獨特造型,增加了車尾的元素,也進一步提高了辨識度。總得來說,還是比較有特點

內飾方面,瑪奇朵的整體佈局與摩卡基本保持一致,最惹眼的就是14.6英寸的中控大屏,但在中控屏下方樣式與摩卡車型有所區別,整個中央通道採用半包圍結構,駕駛員一側並沒有用到軟性材質包裹,同時在整體面板和檔把上方運用大量數碼裝飾,再配合灰色基調,顯得神秘同時不失科技感。

瑪奇朵的多媒體功能的足夠豐富,車機的操作流暢度也比較出色,智能座艙在人機交互方面表現優秀,包括人臉識別、可成長語音識別、智駕助手等諸多功能。

緊湊型SUV的空間也是消費者格外看重的一點,實際來看,瑪奇朵的後排空間表現良好,身材不是特別魁梧的人乘坐時,腿部空間尚可。同時它的坐墊厚度以及靠背角度都表現不錯,乘坐環境在同級別中處在前列。

點評:

瑪奇朵還沒有正式上市,它的混動技術以及駕駛時帶來的平順性和寧靜感是非常討喜的,外觀和內飾以及智能化配置也非常對年輕人的口味,如果定價合理,相信會有不錯的前景,我們拭目以待。

二、馬自達CX-30(指導價:12.99-19.99萬元)

車型亮點: 造型動感,爲數不多的自吸發動機。操控紮實,做工、配置大幅提升。

車型不足: 後排空間一般,缺少混動以及排量更經濟的車型,希望能加快引入。

馬自達車型一向以立體感而著稱,線條的運用在設計師的操刀下不斷進化。CX-30的車身更加簡潔,折射出的油漆光影別有一番質感。目前CX-30在車身顏色上也提供了豐富選擇,水晶魂動紅、鉑鋼灰繼續保留,同時新增車漆:晶鑽藍、極境灰(目前爲全新世代專屬色)。

也可以說作爲馬自達的粉絲們是比較幸福的,因爲這款車的設計依舊傳承了馬自達骨子裡的那種桀驁不馴,CX-30定位跑旅SUV,運動特質的營造顯得尤爲重要。車頭設計低重心,低風阻,打造出跑車般的是視覺感,環繞車身下部的黑色防擦條兼顧實用和硬朗。

尾部CX-30大膽採用了雙尾翼,光羽智能LED大燈組、側面轉向燈、前後轉向燈都採用呼吸式設計。在夜晚,伴隨着車內氛圍燈的同步亮起以及夜影環形LED尾燈組,既傳遞出很強的機械美感,同時還能感受到節奏的律動,難怪馬自達車主都非常癡迷。

人馬一體”只是馬自達始終在宣傳的,CX-30誕生在SKY-VA (創馳藍天車輛構造技術)下的緊湊級C-Car平臺。新增椅面獨立調節機構和骨盆支撐結構,最大程度上保持骨盆直立和S形曲線的脊柱姿態,減輕震盪,增大軀幹重心在座椅基底的面積,保持姿勢穩定性

“人馬一體”的另一大法寶GVC Plus(加速度矢量控制系統)也沒有缺席。進化後的GVC PLUS系統全新追加了依靠制動器進行的姿勢穩定化控制功能,通過抑制過度轉向,更進一步提高車輛可控性和穩定性。

雖然只是2.0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116kW,最大扭矩202牛·米。但CX-30油門的響應非常敏捷,變速箱表現很積極,絲毫沒有遲滯,讓你在整個輸出過程都能體會到十分線性,就是很跟腳的感覺。即便沒有配備S擋位,深踩油門時會立刻感受到動力的輸出變化,這臺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整體調校的相當不錯。

進入馬自達CX-30內部,一眼就能分辨出CX-30區別其他車型的特點:既沒有尺寸誇張的大屏來吸引眼球,也無複雜的按鍵喧賓奪主。所有的設計基調都是圍繞“減法”來呈現。所有元素均以駕駛者爲中心佈局,簡化駕駛艙以外的多餘元素,突出駕駛者的存在感。

全系提供黑白雙色座椅,還有藍黑棕黑兩種更顯高級的內飾色彩搭配。而中控面板、車門板、座椅等部位精細的縫線,再搭配上鋁製拉絲工藝又保證了足夠的質感。

同時,CX-30也配備了足夠多的主動安全配置,諸如:i-ACTIVSENSE 馬自達智能安全輔助系統、MRCC自適應巡航系統、SBS智能前行剎車輔助系統、360度全景影像一樣不落。

點評:

馬自達CX-30肩負的市場使命非比尋常,在細分市場中能否搶佔一塊陣地關乎到今後的生存大計。最大的賣點在於精心的設計、豐富的配置。同樣它也十分吻合年輕消費者的口味。但後排空間表現一般,坐墊也不算特別厚實,這算是弱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