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限電 衝擊太陽能、電池業

高溫天氣已爲大陸下半年的經濟發展投下變數,大陸發改委發言人金賢東16日表示,入夏以來,受到持續性大範圍高溫天氣、經濟恢復增長等因素影響,用電需求持續走高。由於來水偏枯,造成水電出力不足,導致電煤供應保障面臨較大壓力。

數據顯示,大陸7月發電量爲8,059億千瓦時,年增4.5%,增速較6月多出3個百分點。從電力結構來看,水力發電年增僅2.4%,增速比6月大幅放緩26.6個百分點。火力發電則由降轉升,年增5.3%。金賢東表示,發改委下一步將繼續做好電煤中長期合同履約監管,以確保能源電力供應安全。

高溫和旱情爲四川此次工業用電斷供的主因。四川供電主要來自水電,佔當地總髮電量接近九成,旱情導致許多河川乾枯,無法順利發電,影響正常供電。

大陸國家電網數據顯示,8月14日到16日,成都市東部新區、簡陽市、雙流區、天府新區的部分區域均有停電情況。在極端高溫天氣下,大陸多地正啓動有序用電,要求工業企業「讓電於民」,或是倡議節約用電。

四川省官方15日已經宣佈,8月15日至20日工業停產,以確保民生用電。四川是大陸太陽能製造產業重鎮,通威股份、晶科能源、協鑫科技等均在當地設有生產基地。

此外,機構統計預測,四川限電預計會導致鋰鹽和電池正極材料8月大規模減產上千噸,其中碳酸鋰預計減產1,120噸,氫氧化鋰減產1,690噸,三元材料減產500噸,磷酸鐵鋰材料減產5,200噸,石墨化材料減產300噸左右。

知情人士透露,寧德時代宜賓工廠已因限電停產,該廠是寧德時代的主要鋰電池生產基地之一,行業減產恐將影響下游正急着趕工的電動車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