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看好臺股 外資未平倉淨多單創7年新高

文/Smart智富雜誌 陳淑泰

臺股加權指數過去兩個月大漲15%(迄3月18日),外資在30個交易日內大買超逾1,870億元是最大推手。尤其,外資在臺指期貨做多的未平倉量(OI)迄今仍達4萬餘口、創7年來的最大量統一證券營部副總楊凱智說:「這樣大量的OI,代表外資認爲臺股目前並不貴,未來還會強力做多!」

外資未平倉量爲什麼重要?因爲這是外資買賣現貨股票領先指標凱旋投資術作者陳金瑩觀察臺股近月的外資OI變化顯示,今年3月24日外資未平倉量衝上4萬6,546口,不但是近7年來首見的大量,在臺股歷史中亦屬極端值裡的極端。根據外資目前OI口數推算,未來1個月內外資在臺股現貨市場買超金額,可能會達數百億元、甚至逾千億元。

外資爲什麼會這麼看好臺股?利用存股換股、過去15年平均年報酬率逾30%的高手「二兩」認爲,股息利率高、新臺幣匯率波動小,讓臺股成爲全球熱錢的避險天堂,再配合高盛證券對亞洲市場的最新分析報告,可歸納出臺股吸引外資的3大主因如下:

1.負利率環境,臺股是高殖利率標的首選:二兩分析,1月中旬臺股指數在7,700點上下時,臺股當時平均股息殖利率達5%,現在指數上漲1,000點、來到8,800點附近,殖利率也還有4.5%。相對歐元區加大負利率的力道、日本負利率0.1%、美國聯準會也宣佈暫停升息,全球熱錢無處去,臺股殖利率當然誘人。像臺積電(2330)今年預計要配發6元現金股利,就算用3月17日高點160元算,殖利率也有3.75%,難怪外資一路買超不手軟,在3月17、18日兩天還各買超逾3萬及2萬張。

2.央行謹慎守匯,波動小不致重貶:臺灣央行在12A總裁淮南嚴密看管匯率下,新臺幣匯率波動幅度較其他亞洲國家來得小,且不致重貶,所以外資匯入買新臺幣不必擔心匯損金管會統計3月1日起迄21日外資淨匯入達50億美元(約合新臺幣1,625億元),若維持這個趨勢下去,3月外資淨匯入量有機會挑戰30個月新高,改寫2013年9月以來新高。這也使得新臺幣兌美元匯率波大升4.3%,外資等於股匯雙賺。

3.企業獲利成長,在亞洲僅次印尼:根據高盛證券3月報告指出,印尼和臺灣是今年以來外資最青睞的兩個亞洲市場,理由是這兩個國家企業獲利修正已到尾聲,今年企業每股稅後盈餘(EPS)將正成長在0.5%∼0.8%之間,第3名是泰國;其他國家如中國、韓國香港印度新加坡等國家,今年每股盈餘都還呈現衰退。此外,臺股迄2月底平均本益比只有13.97倍,在亞洲市場僅高於香港的約8.8倍及新加坡的10倍,因此在基本面上,臺灣是令資金較放心的選擇。

可惜的是,這一波散戶並沒有賺到錢!因爲在前波加權指數低點7,627時,臺股融資餘額爲1,367億元;當臺股指數漲到8,826點時,融資餘額卻只有1,377億元,只增加10億元,代表多數散戶仍空手場邊觀望。

二兩因此建議,目前看來國際熱錢涌入臺股還是「進行式」,現在可選擇股息殖利率高於市場平均.5%的好股介入,只要手中股票開盤突然上漲5%或10%,就獲利了結,等於現賺1年的配息,就算股價沒漲,也可以抱着等配息。否則,「現在不敢買股,恐怕要多等1年才能再有低價讓你進場!」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Smart自學

鄭貞茂:理財要以快樂賺錢爲原則

林益全:理財讓我在球場更有動力

自費醫療逐年增加?需要健康醫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