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上路規範多 KPMG:未來應逐步放寬

金管會日前發佈函釋,正式將證券代幣(STO)交易業務納入規範。KPMG安侯建業指出,我國爲維護投資權益及控管洗錢防制風險用戶必須經過KYC和AML審覈、且成交均價較前一營業日成交均價漲或跌50%,必須暫停交易至收市

KPMG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認爲,在國際上,臺灣於STO立法進程上來說較他國更早,因此較爲保守並關注洗防、內控、財務資安以及風險管理議題,但未來應考慮逐步放寬規定

KPMG加密資產與代幣經濟服務協同主持律師鍾典晏表示,金管會函釋包括增設自營商申請辦理證券性質之虛擬通貨業務、覈准經營自行買賣具證券性質之虛擬通貨之券商可辦理與虛擬通貨的資訊服務、財務規劃諮詢顧問業務,同時也能進行代幣儲存移轉及保管業務,正式開啓我國STO發展

然而,企業上市公司外,可啓動3千萬元以下募資金額的STO,資本額最低爲1億元。但是3千萬元以上募資額案件,僅限非上市櫃的公發公司,而且要申請進監理沙盒,受金管會監督

另外,以我國3千萬元以下案件而言,STO募資對象已限縮在專業投資人,包括四大類型,第一是機構投資人如投顧、金融業者、券商、保險公司政府基金等。第二是高淨值投資法人淨資產須超過新臺幣200億元,還要有金融商品投資經驗。第三是總資產超過5千萬元的一般法人、第四爲總資產3千萬元以上的自然人。

我國金管會不僅規範投資人類型,交易額度設置上限,專業機構投資人、自然人對單一STO投資必須低於30萬元;而且每一個交易日每檔STO交易量不能超過該檔STO發行量的五成。

KPMG安侯建業認爲,目前金管會是在測試STO階段,所以較爲謹慎保守。但鍾典晏建議,金管會未來還是要因應科技發展及落地應用需求、逐步放寬STO規定,像是近期的電支電票合併修法就是鬆綁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