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減購債加大市場波動 宜採股債配置避風險

隨着美國疫苗施打順利進行,美國經濟持續穩定復甦,通膨也呈現快速加溫的情況,引發多名聯準會(Fed)官員陸續發表有關調整寬鬆貨幣政策言論巨亨基金認爲,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有可能在7月左右開始溝通縮減購債的想法,加上新興國家疫情反覆升溫爲股市帶來衝擊,各類資產價格波動程度也將因此加劇。建議投資人可透過股債分散配置方式,來降低未來可能升高的波動風險

巨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指出,聯準會透過大規模的資產購買計劃,釋放出大量資金金融業手中,而金融業者又透過附賣回交易來解決資金過剩的問題,以致美國隔夜附賣回交易金額從年初的71億美元,大幅增加至目前的4,502億美元,而美國聯邦基金有效利率也緩緩降至0.06%,接近基準利率走廊下限的0%。在資金過剩及負利率的壓力下,聯準會的確有縮減購債的壓力。根據前次經驗來看,聯準會有可能在7月左右開始討論縮減購債的計劃,最快將於今年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間縮減購債規模。

張榮仁分析,從前次經驗來看,當時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先是2013年5月22日於國會作證時,暗示可能縮減購債規模;7月19日的利率決策會議記者會上,再次表示將視經濟數據變化來減少購債規模;同年12月正式開始縮減購債金額。而從柏南克第一次向市場傳遞縮減購債的消息後,1個月內各類資產普遍下跌,但6個月後大部分資產都開始收復跌勢,12個月後全部回到上漲趨勢中。

如果聯準會真的開始討論縮減購債規模,這代表美國經濟狀況良好已不需要過多額外貨幣政策支持。張榮仁表示,就算短期可能有波動,仍不建議投資人賣出全球股票或美國股票等核心基金,而是透過提高債券基金比重來降低波動風險。至於債券基金的選擇,建議可佈局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根據歷史經驗,在經濟復甦期,全球高收益債券利差都有機會進一步下探,而且目前高收益債券發行公司體質好轉,今年以來信評被上調的公司數提升,更有助刺激全球高收益債券價格上漲。

目前主要經濟體已經漸漸從疫情中恢復,各國際機構紛紛上調全球經濟成長率,並隨着時間上修成長幅度,更顯示目前經濟狀況不僅恢復快速成長,且恢復的速度更是超乎預期。張榮仁建議投資人,面對目前的市場波動無需驚慌,而是透定期定額、股債分散配置方式,建置可因應市場波動的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