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年爲工研院省下4、5萬噸水 今年獲模範勞工表揚

工研院工程黃進光是節水高手,今年獲選新竹縣及全國模範勞工。(莊旻靜攝)

工研院工程師黃進光是節水高手,今年獲選新竹縣及全國模範勞工。(莊旻靜攝)

節水高手獲表揚!五一勞動節將到,在工研院任職的黃進光,工作表現優異,他經過各方面研究,每年爲工研院省下4、5萬噸水,他平日熱心公益,今年獲選爲新竹縣及全國的模範勞工,獲獎實至名歸。

今年62歲的黃進光,畢業於明新工專電機科電力組,曾在中山科學研究院擔任僱員,進入工業技術研究院後,從一等技術士、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副工程師、到工程師,迄今服務已滿38年時光,期間仍不斷充實自己,擁有多項執照,也是院內簡易水電維修講師新竹市環保局用電安全講師等。

黃進光服務於工研院行政服務處營建工程組,他和團隊配合節水措施,爲了節水絞盡腦汁。黃進光說,起先在洗手檯設置節水墊片、調整小便池感應龍頭出水量,再汰換不良管線,讓漏水率從2010年的10.66%,降至2015年的2.7%,在執行結水資源管理系統即時掌控院區用水量上,也使異常用水降低漏水至2%。

除了「節流」外,黃進光也設法開源」,從雨水地下水冷卻水塔的水,甚至連開飲機內的逆洗水流都不放過,多管齊下後,工研院從每年用水10萬噸,降至約6萬噸,節水的程度連自來水公司都懷疑「水錶壞了嗎?」黃進光也說,工研院內新建館舍宿舍也都安裝雨水回收系統,工研院內「一滴水都不浪費」。

黃進光在工作表現亮眼,曾在2010年獲團隊成果貢獻、2011年榮獲績優服務獎,在2012年10月,由工業局主辦的清潔生產暨環保技術論文,也獲得節水效益B類清潔生產類優等獎,2014年則獲得最佳團隊成果貢獻獎。他平日也參與社團活動,包含國際扶輪新竹科園扶輪社、新竹縣釣魚環保協會、新竹縣健泳會、東泰高中校友會等。

黃進光在任職扶輪社第18屆社長時,還募集10萬經費,採買睡袋發電機尖石後山學校,讓校方在面臨災害時,可以生活、就學。另外爲了減少頭前溪生態遭破壞,黃進光還成立新竹縣釣魚環保協會,並定期舉辦釣魚比賽專釣何氏棘魞,他說每次釣上岸都有70公斤的戰績,該協會也數次獲頒「功在保育」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