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浩鼎聲明:翁啓惠從未拿過浩鼎技術股和報酬

已躍升爲生技股股王的臺灣浩鼎(4174),近日飽受流言攻擊,從臨牀實驗到技術股,甚至直指中研院院長翁啓惠,對此,浩鼎傍晚鄭重聲明否認,將針對非事實的指控和謠言,採取強硬法律行動,以捍衛公司聲譽和投資人權益。

浩鼎總經理黃秀美指出,臺灣浩鼎前身爲美國Optimer Pharmacitical在臺的子公司,美國Optimer即翁院長和臺灣浩鼎董事長張念慈等當年旅美時一手創辦,不僅成功研發有效治療困難性梭菌腹瀉的新型抗生素「鼎腹欣」(DIFICID),亦很快在那斯達克上市,現已先後爲Cubist和Merck所購併,是生技界創業成功典範。

針對近日流傳的匿名函對翁啓惠院長與美國Optimer及臺灣浩鼎諸多不實的指控,曾參與美國Optimer經營、研發的臺灣浩鼎副董事長許友恭說明如下:

1.該函指翁啓惠在升任中研院院長後,私下接受臺灣浩鼎技術股份,而把股權轉移到前執行長、也就是張念慈名下。

事實是,翁院長從未接受過臺灣浩鼎技術股或任何報酬,且臺灣浩鼎技術股亦從未獲覈准發行,此一指控根本無由成立。

2.翁院長、張念慈和MSKCC教授Samuel Danishefsky俱爲美國Optimer創辦人,同握有美國Optimer創辦股份,此均有公開紀錄可查。有關張念慈涉及提供臺灣浩鼎技術股給公職人員,2012年即曾因此一莫須有指控,造成美國Optimer與臺灣浩鼎董座易人,張念慈並曾接受公司內部及美國司法嚴格調查,最後總算還他清白。

上述事實早已見諸國內外各大報端,且此事件明爲指控張念慈行爲,實則涉及臺灣浩鼎乳癌新藥OBI-822所有權之爭。

3.至於美國Optimer將其OBI股權賣給臺灣投資者一事,當時美國Optimer當家的爲董事長Hank Mckinell和CEO Pedro Lichfinger,他們以美國Optimer資金需求孔急爲名,自行向臺灣浩鼎股東兜售美國Optimer所持臺灣浩鼎股份;交易股價過高或過低,此過程張念慈根本無由涉入,遑論翁院長﹖函中所指翁院長涉入此一低價買賣,不止口說無憑,且當事人俱在,均可求證。

黃秀美表示,翁啓惠盼臺灣生技起飛心切,並出任OBI-822乳癌新藥的科學委員會召集人,定期召開諮詢會議,翁啓惠與臺灣浩鼎的往來和指導,都是義務幫忙,均有紀錄可查,翁啓惠從未接受過任何臺灣浩鼎報酬或技術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