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成戰略資源 經濟學人:臺韓晶片變21世紀荷姆茲海峽

臺積電等半導體廠握有關鍵技術,恐怕成爲陸美科技霸權競爭主戰場。(圖/達志影像)

大陸經濟強勁復甦,導致汽車產業急速擴張產能,導致車用晶片需求大爆發,加上消費性電子產品也在同時出貨,導致全球半導體面臨史上罕見的缺貨潮。對此,經濟學人表示,如同20世紀全球經濟對石油的需求,讓荷姆茲海峽成爲重要戰略地位,恐怕這條經濟命脈已經轉移到臺灣南韓生產晶片的少數科學園區

經濟學人指出,全球每年目前生產超過1兆片晶片,應付應用愈發增加的電子裝置,例如一輛電動汽車所安裝的晶片就達3千片晶片,更遑論AI演算以及大數據運算所需伺服器效能運算晶片,讓工業機器與晶片需求進一步提高。

半導體產業本身也發生劇變繪圖晶片(GPU)大廠Nvidia,專門遊戲與AI用途的業務,讓該公司成爲美國市值最大的半導體公司,達3,200億美元,超越原本的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此外,像是美國消費電子產品大廠蘋果去年推出首款搭載在Mac產品,由自家研發、採用ARM架構的M1處理器,替整個處理器產業帶來變化。Nvidia甚至在去年提出砸400億美元收購ARM的計劃,震撼整個半導體產業。

目前整個產業擁有最先進技術的,莫過於英特爾、臺積電以及三星,後兩者更彰顯自身在這個時代的價值,蘋果、亞馬遜以及特斯拉都找上這2家公司,共同研發超越同業效能的晶片。

臺灣目前已經承擔全球5分之1的晶片產能,若只看先進技術,更是高達一半,臺積電目前在晶圓代工領域市佔率高達54%,若加上聯電等其他臺廠,更是突破6成。據外國財經媒體報導,大陸對臺灣的武力威脅不斷擴張,大陸歐盟商會主席Joerg Wuttke警告地緣政治緊張,恐怕導致晶片短缺問題頻繁發生。

美國本土晶片製造能力隨着全球化下降,川普政府發現這點,積極打擊大陸半導體產業發展,從一開始的華爲禁令,最後連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以及大陸本土品牌小米都被針對,整個影響擴散至晶圓代工廠,數據顯示,臺積電2020年最後一季對大陸客戶銷售大減72%。

然而,美國封殺行動,反而激起大陸半導體自主化進程,大陸挹注超過1000億美元,讓超過5萬家企業搶着進入半導體產業,但根據目前發展來看,大陸仍落後整體產業技術5~10年,但仍止不住大陸發展半導體產業的雄心

至於半導體產業,將成爲陸美爭奪科技霸權的主戰場,如20世紀運送石油油輪通過的荷姆茲海峽的重要戰略地位,將轉移至臺灣、南韓的晶片生產集中在幾個科學園區,政府必須謹慎行事,避免成爲冷戰的爆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