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法說看點 外資押寶Q3財測創高

外資對臺積電單季財務預期

臺積電法說會14日登場,受到國際股市氣氛不佳、美國即將公佈CPI數據保守拖累,股價卻先往低點靠近,外資圈現對2023年觀點相對保守,惟短線在匯率條件有利、掌握定價優勢前提下,看好臺積電第三季營收季增5~10%,再寫新猷。

有趣的是,與過去兩年多頭大環境不同,考量臺股近期修正相當猛烈,在即將起跑的重量級企業法說旺季來臨前,知名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陸行之提出新思考方向。其看法關鍵在於,在目前大環境下,保守法說將比樂觀法說來得優質,尤其「話不要講得太滿」,也「不要傻傻的留給分析師及市場任何預期下修的空間」;陸行之的觀點,提供市場觀察重量級法說的另類思考。

回到臺積電法說會,各外資券商已普遍具備「第二季財報不是重點」共識,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便提出,根據近期與美國客戶溝通,發現關注焦點優先放在2023年展望,而非第二季營運成績單,同時,臺積電如在法說會上釋出優異第三季財測,以及對高效能運算(HPC)的正面觀點,將成股價短線催化劑(catalyst)。

針對臺積電第三季營運前景,外資圈目前看來也有共識,包括:高盛、大和資本、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證券等,營收預期都落在季增5~10%範圍內,主要原因來自產能利用率高、市佔提升、定價優勢與匯兌因素有利等,換言之,臺積電本季營收再創新高期待感十足。

以賽亞調研認爲,臺積電第三季先進製程投片量仍保持穩健,以全年展望來看,即便目前看到智慧機與PC需求疲弱,但下半年Arm架構的運算產品,以及蘋果新產品的放量可能會有所彌補。

摩根大通認爲,下修2023年財務預期數字以降低風險,對臺積電而言應是必須的一步,但本次法說會尚不會下修,研判股價短期內將區間震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