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靜農收藏展池上開展 驚豔民國時代重量級書藝

臺靜農隸書對聯《爛漫晉宋謔》、奚淞繪白描觀音》。攝影汪紹綱、圖/臺灣基金會提供

今年適逢書法靜農逝世三十週年,林懷民蔣勳林文月、施淑藝文學生晚輩紛紛提供個人收藏的臺靜農墨寶,還有來自國立故宮博物院等出借作品,策劃一場「我們敬愛的臺靜農老師」收藏展,25日將於池上穀倉藝術館開展。

主辦單位臺灣好基金會表示,這批珍貴手跡呈現民國時代重量級學者與藝術家獨特書藝,也是認識臺靜農書法風格的重要註腳,相關討論創作、生活書信往來,更聚集了一個時代知識份子和臺靜農精采交往的過程。

臺靜農曾任臺大中文系主任20年,是文學家教育家書法家國畫大師張大千讚譽:「三百年來,能得倪書(明末書畫大家倪元璐精髓者,靜農一人也。」

許多藝文圈晚輩和學生感念臺靜農的學識人品和獨樹一格的書法,在他逝世三十週年決定策畫一場展覽,包括林文月、施淑、林懷民、蔣勳、許悔之等率先提供個人收藏的臺靜農墨寶。

其中,林文月的詩箋收藏品《懷老舍/老去/傷逝》呈現臺靜農細膩風格,施淑收藏的陳獨秀詩句酒旗風暖少年狂》則是豪邁奔放。在蔣勳家中客廳陪伴他40年的隸書對聯《爛漫晉宋謔》,可以看到臺靜農如同南朝文人的風格。還有臺靜農家屬提供的蘇軾赤壁懷古》,都是臺靜農書法創作中重要代表作。

另在陳文茜協助下,國立歷史博物館出借書《石門頌》隸書條幅及書杜甫詩《秋興八首》行草中堂等作品展出。國立臺灣大學也提供難得一見書畫作品,以及臺靜農生前珍藏的陳獨秀、張大千、傅斯年溥心畬、莊嚴、許壽裳喬大壯摯友書信及胡小石詩稿

國立故宮博物院也共襄盛舉,提供臺靜農363公分高的「丈二行書鮑明遠飛白書勢」大幅復刻版。蔣勳回憶,臺靜農老師完成這件作品時,打電話到東海美術系辦公室給他說:「什麼時候回臺北?我寫了一幅好字。」蔣勳第二天到他家時,看見這幅字玄關一直拉到客廳,氣勢磅礡,一氣呵成。施淑也提到,當她看到這幅字時說:「這是老師的長篇小說!」臺老師聽了哈哈大笑,這是她做學生多年來看過他少有一次的開懷大笑。

池上穀倉藝術館由60年曆史老穀倉改建,臺靜農收藏展選在此處開展,讓當地大多數在土地中勞動的農民認識「臺靜農」,也和臺老師一生對社會關懷心志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