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19號水稻 逆境抗旱

臺南農改場嘉義分場場長陳榮坤錶示,臺南19號不僅有臺南13號的芋香,還有臺南16號米質優良口感優點。(劉秀芬攝)

臺南區農改場5日發表2020年成果展,去年共完成19件技術移轉,包括11件品種授權及8件技術移轉,其中因應氣候變遷研發抗旱、耐逆境的「臺南19號」早生水稻品種、生育全期不需灌溉噴藥釀酒高粱臺南7號與8號,目前正積極推廣種植。

臺南19號爲臺南農改場與臺灣大學農藝學合作耗時9年,以早熟香米品種「臺南13號」爲母本臺版越光米「臺南16號」爲父本育成,生育天數較相較國內栽培面積最大的臺南11號,一期作130天、二期作110天,生育天數最多可縮短20天,約可節省灌溉水量9%至15%。

臺南農改場嘉義分場場長陳榮坤錶示,臺南19號不僅有臺南13號的芋香,還有臺南16號米質優良、食味口感佳的優點;臺南19號有機栽培一期作產量每公頃7.5公噸,已相當於慣行農作產量,適合推廣農民種植,目前推廣種植面積已達200公頃。

新品種釀酒用的糯性高粱品種「臺南7號」具抗倒伏特性、耐旱特性,可減少強風豪雨後造成植株倒伏,,生育全期可不灌溉且不噴藥,大量減少地下水抽用,是稻田轉種節水作物的首選。

在節水工具上,臺南農改場推廣的簡單式滴灌系統戶外設施內皆適用,主要應用在蘆筍香瓜番茄花卉等作物,節水率可達5成至7成,保持畦溝乾燥方便採收、減少雜草孳生,滴灌、施肥一次完成,便利又節省人工,還可以申請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