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首位學術教育類歷史名人 盧嘉興故居紀念牌掛牌

臺南市首位學術教育歷史名人嘉興故居紀念牌掛牌。(圖/市府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臺南市長賴清德12日上午,親臨中西區盧嘉興故居,並進行故居掛紀念牌儀式現場除盧嘉興家屬出席參與外,還有文化局局長葉澤山、中西區議員、中西區陳區長藝文人士及在地居民共同參與這個重要儀式,掛牌儀式現場由許文龍董事長將故居紀念牌與賴清德市長同掛上,爲儀式增添光彩。

賴清德市長表示,市府一直以將臺南打造爲文化首都爲最重要的目標,也想要讓來到臺南的人就能認識臺灣、讓臺南市民感到光榮。在這樣的目標下,市府所要推動的工作很多,其中一項就是找出對臺南市有所貢獻的人,讓大家知道有很多的人物,長年來不斷的貢獻,纔有了現在的臺南市。同時,也可以藉此讓大家有學習的典範,學習其成功之道與方向,讓本市更加進步。

賴清德也細數盧嘉興先生生平事蹟,盧嘉興先生畢業於臺南第一公學校(今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臺南工業技術養成所(成大附工)。畢業後,先後任職於臺南歷史館、臺南市役所土木營繕系、新化區署、臺灣製鹽總廠等。

賴清德更是強調,盧嘉興先生是臺南市第一位名列學術教育類的歷史名人,他能成爲第一位學術教育的名人實屬難得,因爲盧先生的學經歷於學術教育並不是直接相關,全靠他努力不懈的自學而來的。盧嘉興先生平時白天要上班、晚上仍不忘情於寫作,假日還爲了寫作需要到處採訪或是做田野調查,他憑着濃厚的興趣、堅定的毅力以及親人的支持鼓勵,努力自修完成一篇篇的文章。同時盧嘉興先生專情於臺灣史,曾長期擔任臺南市文獻委員,《鹿耳門地理演變考》,經臺大教授方豪推薦,於1964年曾榮獲中國學術著作獎殊榮。

最後賴清德介紹盧嘉興紀念館各樓層的展示,1樓展示盧嘉興生平所使用的文具、工具、生平著作以及藝術創作等。2樓則是以林媽利醫師《我們滴着不同的血液》爲主題,展示臺灣人祖先血統的來源與非洲中亞以及雲南關聯性。紀念館3樓展示臺灣從清末以來藝術家的創作爲主。

文化局表示,市府爲紀念臺南市歷史名人,依據臺南市所訂「歷史名人紀念作業要點」,逐年於本市名人故居設置紀念牌。經文化局調查整理,將本市歷史名人分成藝文、學術教育、政治、醫療、經濟、宗教、技術等7大類,目前共列有185位,文化局並已完成歷史名人網頁建置(http://trd.tnc.gov.tw「臺南研究資料庫網站/知識樹瀏覽/系統資料類型/歷史名人)。市府至105年已完成14處名人故居掛牌,106年初完成黃清舞許藏春故居掛牌,本日掛牌的盧嘉興故居則爲今年第3處掛牌的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