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紫河車」來源 竟從殯儀館進貨 陸黑心業者遭踢爆

大陸人體胎盤交易亂象多,業者聲稱醫療廢棄廠、殯儀館收購人體胎盤,未經病毒檢測就流入市場。(圖/翻攝澎湃新聞

大陸人體胎盤交易亂象多,業者聲稱從醫療廢棄廠、殯儀館收購人體胎盤,未經病毒檢測就流入市場。(圖/翻攝澎湃新聞)

傳統醫學認爲胎盤具有補身養顏效用,在藥材中又被稱爲「紫河車」。儘管中國大陸已經禁止胎盤買賣,但民間交易市場仍然龐大,大陸媒體調查黑市人體胎盤當中竟然有一大部分的管道是來自醫療廢棄物處理廠和殯儀館。還有業者兜售,宣稱花臺幣650元,就能買到號稱24小時內由產婦產後取得的新鮮胎盤

據《澎湃新聞》報導,儘管大陸政府禁止胎盤交易,但市場仍有強大需求,而且利潤高,許多業者仍然從事販賣胎盤的黑市交易。其中又以安徽安徽亳州江蘇邳州以及河南永城3地最興盛,被稱爲「中國最大胎盤黑市」。在大陸,一個人體胎盤取得成本人民幣80元(約350元)左右,大多從醫療院所流向醫療廢棄物處理廠,然後被胎盤加工業者買入加工後,變成「紫河車」流入中藥材市場。

報導中指出,黑市胎盤分成「烘乾」及「鮮貨」兩類,記者假扮買家接觸,就有業者聲稱可販售前一天剛生產完的產婦鮮貨胎盤,一個索價人民幣150元(約新臺幣650元)。記者調查,這些黑市業者坦承,所有的鮮貨人體胎盤都沒有經過病毒檢測,其中是否含有B型肝炎、HIV愛滋病毒、梅毒傳染性病毒,都是問號。大部分胎盤加工業者無法交代來源、也不管胎盤是否「健康安全」。一名胎盤加工業者向記者透露,只能保證乾貨成品是真的由胎盤製成,但鮮貨裡面含有什麼成份,無法保證。

然而更令人驚訝的是胎盤的來源,有胎盤加工業者爆料,上游的「中間商」會專門醫院、醫療廢棄物處理廠、甚至到殯儀館收貨。如果需求量大,鮮貨不夠,還可以緊急從外省調貨,快遞救急。據統計,光是2020年,一家「中間商」,就經手處理了超過13萬個新鮮人體胎盤。報導中指出,官方禁止人體胎盤交易,一方面又開放藥廠以人體胎盤來製藥,黑市交易根本無法杜絕,就連電商購物平臺也出現新鮮胎盤交易,缺乏管理讓珍貴的「紫河車」成爲傳播疾病高風險藥材。

大陸人體胎盤交易亂象多,業者聲稱從醫療廢棄廠、殯儀館收購人體胎盤,未經病毒檢測就流入市場。(圖/翻攝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