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缺基層、中層、領導人才 張忠謀:企業難升級轉型

臺積董事長張忠謀十分關心臺灣人才問題。(圖/記者林信男攝)

記者林信男/臺北報導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22日表示,臺灣企業缺乏基層中層領導層等3方面人才,造成產業難以達成升級轉型、提升競爭力目標,唯有透過終身學習觀念的養成,以及開放符合臺灣需求的外國人才來臺,纔可能使人才荒獲得緩解。

張忠謀22日上午出席《天下雜誌》主辦的「2014天下經濟論壇」,並以「臺灣經濟的人才問題」爲題,發表專題演說。他指出,絕大多數的經濟問題,都和人才有關,人才問題可從基層、中層、領導層等3方面來檢視。

在基層人才部分,張忠謀說,許多大學畢業生業界環境並不瞭解,也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進入業界後,往往覺得待遇和工作性質不如預期;而企業也多半認爲,職場新鮮人對工作無法立刻上手,必須透過長時間訓練,才能逐漸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張忠謀認爲,臺灣的基層理工人才還算足夠,不過在財務、會計、法務人力資源領域,人才卻相對缺乏。

中層人才方面,張忠謀強調,企業升級轉型、強化競爭力、增加產品附加價值,都要靠在業界歷練了10餘年,甚至20多年的中層人才構思並執行相關策略,纔可能實現,企業的改革進步,「若中層人才想不出辦法,企業領導人一個人在那裡喊,也沒有用!」

張忠謀說,企業升級轉型、強化競爭力、增加產品附加價值、脫離代工模式,「都是口頭禪!但沒有人才,都做不成,緣木求魚!」

至於領導人才,張忠謀解釋,不管是企業或政府若想改革,必須要有足夠的領導人才,從企業經營者角度來看,「臺灣企業缺乏器大識深的領導人才!」

張忠謀認爲,要解決人才荒問題,可能要花上10年時間,如果想縮短時程,必須鼓勵年輕人養成爲興趣、工作終身學習的態度,並開放符合臺灣需求的外國人才來臺,「現在不做,下一代還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