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輸出急增 陸反覆篩檢防堵

臺灣5月中疫情爆發後,赴大陸民衆在隔離期間被驗出確診人數有增加趨勢。圖爲桃園機場旅客穿着防護衣和戴着面罩畫面。(中新社

臺灣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爆發後,大陸近期頻頻檢出臺灣移入病例。根據本報整理臺灣輸出案例最多的福建上海大陸衛健委資料,鄰近臺灣的福建在6月共檢出40名臺灣移入,7月截至13日則檢出20人,均以廈門居多,短短一個半月,臺灣輸出到福建的病例即達60人,而上海亦分別在6、7月檢出4名、10名臺灣移入個案,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陰性證明 多在隔離期間轉陽

大陸感染醫學專家研判,或與臺灣近期發生新冠疫情有關,加上病毒的潛伏期,導致旅客在上機前72小時雖然順利取得核酸陰性證明,但大部分都是在集中隔離期間被驗出核酸陽性,送醫後進而確診。

本報整理髮現,大陸福建在6月合計檢出40名臺灣移入病例,其中有33人有症狀、7人爲無症狀感染者。40人中有37人在廈門檢出,2人在泉州檢出,1人在漳州檢出。7月1日至13日間,福建則檢出20名臺灣移入病例,均爲廈門檢出的病例,其中3人爲無症狀感染者。

至於上海,檢出的臺灣移入病例較少,6月合計有4人,7月1日至13日則檢出10人;另澳門曾在6月檢出1名臺灣入境,感染印度變異株(Delta)的男子,不過男子被發現隱瞞了印度旅遊史,澳門後也研判男子是在印度染疫

指揮中心追查 49人是曾確診者

對於臺灣近期輸出至福建及上海病例數大增,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根據統計,5月1日至7月10日間,自臺灣出境至大陸後確診的個案有76人,每一個案指揮中心都有去追,後來發現其中49人都是我方曾確診的個案,出院後才赴陸,這些個案被檢出陽性,是因當時處於「時陰時陽」的階段

案案有疫調 在臺接觸者無感染

莊人祥表示,針對這當中未曾確診的個案,指揮中心都有進行在臺接觸者疫調。截至目前爲止,都沒有任何接觸者被檢出陽性,可能是因爲有些個案曾在境外感染,痊癒後入境臺灣再出境,研判已無傳染力。

一名不願具名的大陸感染科專家表示,據他研判,大陸方面還不至於懷疑臺灣檢測準確度,只是大陸在邊境管控更加嚴格,不以臺灣醫院出具的檢驗報告作爲唯一合格標準,而是在旅客集中隔離期間,反覆進行核酸與環境檢測,儘量堵住境外輸入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