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違建租屋的根源 彭揚凱:過渡將就的租屋心態

彭揚凱說,社會集體基本心態認爲,租屋只是過渡需求,而這就是臺灣違建租屋危機根源。(圖/記者葉佳華攝)

記者陳佩儀臺北報導

就在臺灣首部租賃專法通過前後,接連發生數起重大的違建火災傷亡事件公共安全以及違規建築管理再度成爲矚目焦點巢運發言人彭揚凱表示,臺灣住宅政策乃至住宅消費向來以「購屋」爲導向,租屋只是過渡的居住需求,而這就是臺灣違建租屋危機的根源。

彭揚凱指出,社會集體的基本心態認爲,「住者有其屋」纔是硬道理,租屋只是過渡、越短越好的居住需求,所以「將就將就」即可;此種「過渡將就」的價值取向,造就了臺灣租屋市場的三大病徵

首先,租屋品質不受任何規範民衆只想過渡將就,而國家從未想要積極介入管理,在法令框架下僅視租屋爲民法上的某種租賃契約行爲,是租賃雙方的「合意」行爲。換言之,只要租賃雙方同意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什麼樣的租屋品質,什麼樣的居住條件政府不用管,也不想管。

其次,租屋經營多爲非專業房東。相較於購屋消費掛帥及房產增值投機獲利,租屋從來不被視爲「有賺頭」、「夠穩定」的不動產投資經營標的,故缺乏具規模企業或專業組織參與,導致投入者多爲擁有數房的小房東,產品多爲較不具市場增值潛力的老舊住房,經營則採個人化低度服務型態

第三,租屋市場淪爲黑市。此現象是前兩病徵的綜合體現。由於經營者個別小房東,不具經濟規模,基於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考量,再加上政府對租屋市場無爲而治給了其各種「尋租」空間,長此以往,自然淪爲亂象怪象四起的黑市,包括房東逃漏稅、層出不窮的違建出租、非法隔間等。

彭揚凱說,近期的幾次火災,將住宅黑市與違建管理兩個問題一舉捅破,而要解決違建租屋問題,應當區分出層次,現階段應以租住安全品質爲主,以違建拆除管理爲輔。

另外,他也建議政府應配合租稅系統清查原房東逃漏稅,以及採用政府消保機關認定房東屬租屋爲業者,據此要求屋主保障原房客應有之權益,或給予必要之補償,讓這些黑心房東也要承擔其外部成本,並就此爲這些違建內租客爭取更多的協助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