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擁技術、人才 靠區塊鏈孵獨角獸

臺灣虛擬通貨 生態系漸成型 虛擬貨幣/數位資產唯有走入實體世界,接軌制度化金融市場,才能爲衆人所識。圖爲MAICOIN虛擬貨幣交易所的實體門市,服務人員面對面客戶說明開戶、交易等法遵規定。圖/業者提供。 數位資產管理商Bincentive經常舉辦小型上課、商品說明接近目標客羣。圖/業者提供

區塊鏈大革命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十分豐富,可以經由載具串連金融科技、物聯網、醫療、大數據等等,提升產業效率與附加價值。也能讓線上遊戲藝術品音樂等轉化爲數位資產,獲得保管保障或創新交易機會

產業應用相關的技術,臺灣常有某些領域冠居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之外,虛擬通貨/數位資產的區塊鏈核心技術,被業內寄與厚望,新的臺版獨角獸可能就在這裡孵育起來。

中美科技戰、新冠疫情衍生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新態勢,臺灣舉足輕重的地位被國際間大大突顯,遠從美國國會都看到,實用於產業開發的先進技術,深藏於臺灣民間廠商。

虛擬通貨/數位資產生態系所依賴的區塊鏈技術,相較於結合物聯網仍以產學合作爲主,臺灣的金融保險圈已看到新創團隊的突破、大型機構的業務落地應用,連全球TOP 5虛擬通貨之一的Bitfinex交易所,都把全球技術和法遵團隊安排在臺灣,虛擬通貨兩大主流之一的以太坊(Ethereum),其創辦人布特林(Vitalik Buterin)5年前就投入臺灣的密碼學人才培育,並擔任臺灣金融科技新創公司的首席顧問,就因爲他肯定臺灣有最好的相關人才。

幣託科技扮先行者 成功用數位貨幣募6億臺幣

幣託科技聯合創辦人暨執行長鄭光泰是技術工程師出身,是臺灣早一批接觸區塊鏈技術的開發者,推動過臺灣第一個用數位貨幣募資臺幣6億元的成功案例,對於親手搭建、以新臺幣計價/交易的BitoPro交易平臺,一系列創新開發的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平臺、加密貨幣債權認購、區塊鏈跨境匯款清算平臺等,均投入大量法遵資源,確定每項流程都應用於適法性。

不過,他更想全力開發運用幣託區塊鏈實驗室(BitoPro Blockchain Lab)支援打造供應鏈金融區塊鏈平臺,串接產值上兆元規模、上百萬家中小企業的供應鏈金融零售業。2021年看到傳統金融機構更向自己的領域靠過來,鄭光泰覺得當年的夢想正一步步邁向實踐。

十分鮮明的,目前在臺灣走向品牌化的虛擬貨幣相關業者,創業團隊主要是技術背景組成,常被國際創投基金相中。存放虛擬貨幣的硬體錢包,是防止駭客偷錢的重要隨身設備,庫幣科技(CoolBitX)的技術能力達到爲全球虛擬資產服務供應商(VASP),提供聯合國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FATF)規範的解決方案,日本金融巨頭SBI集團國發基金投資接連投資。同樣能協防虛擬貨幣商銅牆鐵壁的資安大將,也是臺灣一羣資深安全專家組成的CYBAVO,業內所謂的「白帽駭客」,團隊中包含三大國際知名安全會議創始人,完全掌握漏洞資訊和最前沿的攻防技術。

資安如銅牆鐵壁 音樂界、遊戲平臺都想採用

虛擬貨幣的產業應用,日新又新。臺灣經濟研究院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中心副主任彭思遠說,從財經角度看的區塊鏈技術,着重於它不易竄改、可溯源,能爲投資者帶來保障,一旦結合有程式邏輯的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能將看不見、摸不着的權利保管與切割成權益單位,並用代幣(token)模式在區塊鏈上進行移轉與交易。創投界在2020年深入看NFT(Non-Fungible Token, 非同質化代幣),研究它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獨一無二的特性,應用於有形資產,如音樂、藝術品,臺灣業者也准此在線上遊戲平臺上設計NFT讓玩家交易。

MaiCoin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劉世偉認爲,「虛擬貨幣終要與實體世界連結」,才能成就一個安全、可靠的環境。金管會將虛擬通貨視爲有價證券而納入證券交易法規管,2019年7月發佈證券型代幣發行(Security Token Offering,STO)辦法,他從一開始就有意提出申請,彼此的摸索研議期超過預估,但至少到現在都沒有放棄。

虛擬通貨/數位資產近期在全世界聲量大增,第一家業內主力交易平臺Coinbase秘密向美國那斯達克(Nasdaq)股市申請IPO(首次掛牌上市),低調揭露該公司2020年創下營收13億美元、淨收入3.223億美元的漂亮財報,各界終於看到這個行業極高的含金量,而Coinbase經營團隊也藉此願意把公司治理攤在陽光下,讓監理單位、外部法人詳細審視,這些動作獲得傳統投資圈的重視與信任,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曾經參與該公司募資的作爲,也獲得輿論較大的釋懷

Coinbase給新創一個夢 MaiCoin終期目標:赴美上市

中央銀行引用CoinGecko統計,指出臺灣虛擬通貨交易所的交易金額,約佔全體虛擬通貨交易所0.02%,業內自估合規的日交易額約臺幣15億元之內,折算全年365天每日都可交易,應也有臺幣5千億元的規模,和央行掌管的國家金流體系相比規模雖小、卻也已經是一個規模,加上臺灣所在的亞洲市場發展潛力,數位資產市場才正要起飛,對臺灣新創事業都是很好的前景展望。

「Coinbase是同業的領頭羊,申請IPO的動作特別激勵了我們」劉世偉說,只有虛擬貨幣夠瘋狂,爲市場搭橋的Coinbase纔有機會以新創事業進入制度化的一流資本市場,以該公司估值1千億美元來推估,MaiCoin只要它的1%,就能成爲估值10億美元的獨角獸,「臺灣官方十分期待新創事業成爲獨角獸,這是我2021年要忙的事」。

MaiCoin赴美上市的構想並不是空口說說,它的投資人早期創投基金源鉑資本,向來把投資的新創公司扶植上市列爲「未來三到五年必須達成的目標之一」,源鉑資本共同創辦人胡一天原先目標有旗下的庫幣科技、奧丁丁,都是臺灣區塊鏈技術新創大將,也一直積極佈局那指上市,現在再加上MaiCoin團隊的表態,讓臺灣早期新創事業圈士氣大振。(本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