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9名小學畢業生製作紀錄片 送給家鄉畢業禮物

馬鳴國小9名畢業生,自編、自導及自拍完成的《看見家鄉老幼共樂紀錄片,在中興大學舉辦發表會。(中興大學提供/陳淑芬臺中傳真)

臺中市外埔區馬鳴國小9名畢業生,自編、自導及自拍完成的《看見家鄉・老幼共樂》紀錄片。(中興大學提供/陳淑芬臺中傳真)

馬鳴國小9名畢業生,自編、自導及自拍完成的《看見家鄉・老幼共樂》紀錄片,在中興大學舉辦發表會。(中興大學提供/陳淑芬臺中傳真)

臺中市外埔區馬鳴國小9名畢業生,自編、自導及自拍完成的《看見家鄉・老幼共樂》紀錄片,成爲送給家鄉的畢業禮物,1日在中興大學舉辦發表會。馬鳴國小校長李勝億表示,學生投入拍攝計劃近年,紀錄社區地方文化特色,透過影像學習、瞭解自我行銷及建立信心

永豐銀行與「看見・齊柏林基金會」發起「小小齊柏林《看見家鄉》」活動,希望小朋友可以透過拍攝過程認識自己的家鄉、認識臺灣。《看見家鄉》計劃與中興大學「再造阿卡迪亞」USR師生團隊合作串聯,馬鳴社區爲全國第一個示範點,由「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擔任軟硬體技術指導,學生自編、自導及自拍完成8分鐘紀錄片《看見家鄉・老幼共樂》。

李勝億表示,今年畢業生只有9人,去年8月起投入拍攝計劃,過程中經歷意見不同磨合等難題而完成,打下革命情感影片紀錄馬鳴社區的百年古厝、爐竈、神秘洞及百年朝宇等地方文化特色,孩子在拍攝過程,聆聽長輩講述歷史,並獲得鼓勵,透過影像學習人文與傳承。

中興大學「再造阿卡迪亞」師生投入馬鳴社區及小學近5年,從參與者變成紀錄者,並見證社區的轉變。計劃持人白慧娟老師表示,未來計劃的推動將邀請鄰近社區加入,激發各社區開展屬於自己社區獨特人文特色,並擴大幸福社區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