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受夠了!香港中產爆「移臺潮」

文/賀桂芬 圖/鍾士爲

收入高不成、低不就的香港中產階級,眼看香港已變了樣,房價物價飛漲,生活品質令人難以忍受,紛紛選擇出走尋找第二個家鄉臺灣,成爲他們眼中的幸福港灣

香港中產 淪爲「夾心階級」

新北市土城裕民路,靜巷公寓二樓,嬌小的陳玉香正在縫製錢包,比她高出30公分的先生潘煜熹,也手巧地幫着塞棉花

兩人都31歲,分別畢業香港中文大學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電子計算機工程系。來臺灣之前,兩人都是法資捷運工程公司泰雷茲(Thales)的工程師,是高薪工作穩定的典型中產階級。

但在香港,他們卻是所謂的「夾心階級」:收入高得沒資格租政府公屋,又低得買不起一坪超過三百萬臺幣私屋。他們是香港只發展房地產、旅遊業金融業的典型受害者

兩人因爲潘煜熹外派,住在杜拜3年。在杜拜,陳玉香沒上班,閒着無聊,開始照着幾本DIY書,縫製手工錢包、手機袋,並試着在網路上賣,沒想到大受歡迎。他們有48個國家顧客,6成來自美國,在杜拜時,一個月已經做到4、5千美元。

移民臺灣「愈來愈覺得很正確」

手作公仔錢包必須找一個地方長期安頓下來。但他們卻不想回到土親人親的香港。「香港生活品質愈來愈差,而且錢要很多才能有像樣一點的生活品質,我們做這個賺不到快錢,5年都虧錢要怎麼生活?」陳玉香說。

當時網路上已經有不少人在討論移民臺灣,但沒有人真正辦過。「我自己來跑,開公司加辦居留證,40天就OK了,比想像中簡單,」潘煜熹說。去年6月來臺,一切順利,作品還在誠品上了架,單價800到1000臺幣,一個月100多件的銷售量,忙得必須再僱一名幫手。

來臺灣的決定正確嗎?「愈來愈覺得很正確,」兩人對看一眼,潘煜熹說,「虧5年都沒問題,可以安心地慢慢做。」

兩人現在已經變成有意移民臺灣的香港人諮詢對象,「一個月總有兩、三個來問,都是30幾、40歲的人,在香港都有不錯的工作,還有一個家裡很有錢喔,」陳玉香說。

「受夠了!」香港中產出逃

中產出逃的例子,俯拾皆是。「我的朋友有移民澳洲新加坡,連德國都有,」金融業者許子軒說。

根據港府統計,光是今年第一季,香港就有3900多名公民外移。「97年那一波老一輩,他們對共產黨都有不好的記憶,很恐懼,現在是年輕一輩的中產階級移民,」媒體羅英光說。

香港這兩年流行談論移民臺灣,就連月薪高達40、50萬臺幣的大學教授,也有人實際行動。55歲的中大傳播學院教援馬偉傑,也正緊鑼密鼓地籌備,準備一、兩年之內「跟香港說再見。」

「想走,是因爲受夠了,」他說,香港政府應該思索移臺潮」背後的原因,否則將有更多人像他一樣決定離開,一去不回……(完整報導,請見《天下雜誌》557期)

【延伸閱讀】■香港人:你們臺灣要守住啊!■這個老闆,竟敢讓員工「無限制休假」!他在想什麼?■消除體脂肪,飯後關鍵30分鐘■別再撐了!工作非辭不可的5大理由■爲什麼每天都覺得好累?破壞健康的14種隱形殺手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