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板燒上演食材歌劇秀

這道鮑魚料理的口感,清爽美味。(樑幼祥提供)

龍蝦鮮汁味美。(樑幼祥提供)

酒香火焰的炙燒,是鐵板精彩的「食誘」。(樑幼祥提供)

京都」是臺北鐵板燒老店食材新鮮。(樑幼祥提供)

店內注重食物盤飾,十分貼心。(樑幼祥提供)

如果廚師能在你的面前,親自烹製熱氣蒸騰、香氣四溢、燄爆噴香、就像一場華麗歌劇演出的熱鬧前奏,隨之而來的「欲」被勾起,這就是鐵板燒的誘惑!

在臺北「京都」雖然不是最早開設的,但卻是在原址33年來屹立不搖的唯一一家老店。能把高消費的鐵板料理經營好,最需要「與時俱進的張力」、「對客人強力記性」、「像家人般的親切」、「價格與食材間的誠信」,生意要好,這些能耐缺一不可。

注重盤飾 與時俱進

鐵板燒首要就是食材新鮮,廚師端上餐桌前,必須先秀一下切割後的食材,鮮活鮑魚能在鐵板上扭腰漫舞,滋滋做響的活龍蝦鮮汁漫溢、酒香火焰的沙朗炙燒,每一個製作環節都需要如一場重要戰事佈局

過去鐵板燒會在每個客人前面鋪墊一張鋁箔紙,食物直接鋪在上面,如今的京都非常注重盤飾的呈現,注重食材、火候,從視覺到咀嚼,無一不貼心的與時俱進。

塗有平創立京都33年來,常在教育訓練課程中,誠心的督責員工「客人即是家人」,只有中學畢業的他,從不忘進修進取,拚命擠出時間苦讀政大EMBA,研讀之後的重大抉擇是「回饋」。如今的觀光餐飲再慘澹,也要給客人最好的用餐環境,不退反進的撥下重資重新裝潢,在這艱澀環境下實屬不易。

適當割烹 勝過招式

日本人籐信次,將早年關西山區鄉下人鋤頭加熱、鋤面炙燒而食的美食模式,改用大鐵板來料理,在美國創立了世界第一家鐵板料理。

籐熱愛美國電影中西部俠客英勇裝扮,於是把槍手腰間槍套改裝成刀叉皮套,左邊揣着大口胡椒罐,烹製期間刀叉並耍,轉、擊、敲、打,在鐵板前做了趣味橫生的現場秀。耍刀弄叉齊飛武藝、恍如金庸小說中的令狐沖,這樣的餐飲模式,瞬間流行發展起來。

過去京都有位阿明師傅是可以耍出很多精采的招式,但我還是喜歡京都各種上等實在的牛肉,他們總能將不同的部位用適當的「割、烹」調理出極致的口感。京都面積不大,總能賓主盡歡,絕對是米其林的遺珠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