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砧山雕塑公園大蛻變 眼尖親子搶先玩

全臺首座漂浮式網牀網管誕生在大甲鐵砧山,勢必吸引衆多兒少前往遊玩。(陳淑娥攝)

議員吳敏濟爭取鐵砧山觀景設施,周遭美景將可盡收眼底。(陳淑娥攝)

大甲鐵砧山集觀光、遊憩、生態體健於一身,具備吸引所有年齡層條件。(陳淑娥攝)

小鳥洗澡鉢洗手檯極具特色。(陳淑娥攝)

臺中市大甲鐵砧山雕塑公園改善工程完工,新增東西兩側觀景平臺,以及導入全齡式體健設施、全臺首座漂浮式網牀網管等,全新設施未演先轟動,已吸引眼尖親子搶先遊玩。市議員吳敏濟28日表示,改造後的鐵砧山集觀光、遊憩、生態與體健於一身, 30日將正式啓用,帶給遊客煥然一新的感受。

吳敏濟表示,縣市合併前區內設施數十年不變,逐漸失去觀光吸引力,104年他提案爭取設置觀景平臺,將鐵砧山觀光資源幅射到周圍景觀,加上體健設施後,鐵砧山已集觀光、遊憩、生態與體健於一身,具備吸引所有年齡層條件。

鐵砧山木棧道觀景平臺分東西二座,東側平臺將大安溪火炎山卓蘭東勢雪山山脈盡收眼廉;西側則可欣賞西部海岸線或觀賞大甲夜景地方市府斥資700萬元打造,木棧道更符合無障礙坡度,是最友善的觀景臺

風景區管理所長廖偉志指出,鐵砧山過去因樹林遮蔽,很難欣賞到周遭壯闊景觀,經吳敏濟議員提出設置觀景臺構想,市府將觀景平臺與體健設施結合,全部工程近日已完工。

廖偉志表示,鐵砧山擁有衆多登山健行人口,改善工程打造全齡式遊具、暖身區,包括全臺首見漂浮式網牀與飛躍網管、刺激滑索,還有徵服文具區,適合所有年齡層使用。

大甲觀光產業促進協會創會理事長郭敬學指出,鐵砧山山頂是3000多年前的坪頂遺址,過去導覽都以生態爲主,閒逛半天就差不多了,只能留住在地登山客,如今充實更多健身設施,又可欣賞周遭美景,將吸引更多外地遊客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