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姦除罪化 十大性與情感教育事件之首

臺灣教育協會華人情感教育協今天公佈「2020年臺灣十大性與情感教育事件」。(林志成攝)

臺灣性教育協會、華人情感教育協會近日聯合辦理「2020年臺灣十大性與情感教育事件選拔」,經過評選後,今天公佈結果,前三名分別是:通姦除罪化、女大生命案及新生兒跌破17萬等。

去年5月29日大法官宣告刑法239條通姦除罪及刑事訴訟法第239條但書「對於配偶撤回告訴者,其效力不及於相姦人」規定違憲,立即失效。這項「通姦除罪化」的釋憲被選爲去年十大性與情感教育事件第一名。

臺灣性教育協會理事長、輔大公共衛生副教授鄭其嘉表示,通姦除罪化已是國際趨勢,但不表示這個行爲是對的,也不是鼓勵通姦;而是希望有關感情婚姻課題,迴歸雙方婚姻經營的私領域以及教育的實施。通姦除罪化不再限縮已婚者的性自主權,但不是鼓勵已婚者濫用或誤用「性自主權」。

去年10月28日,臺南某大學馬來西亞籍24歲鍾姓女大生獨自回租屋途中失蹤,警方獲報發現高雄男子樑育志預謀性侵,涉嫌以童軍繩將鍾女勒昏後拖上車,然後在高雄山區加以殺害。這起事件當時引起軒然大波,獲選去年十大性與情感教育事件第二名。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兇手之前曾6次盜用女性內衣褲,並曾尾隨女性要進行觸摸及性攻擊,但這些徵兆都未被注意,最後造成女大生被殺害。他認爲,針對「特殊性偏好」加害人,應該以「病犯方式來處置,加以進行心理治療

去年臺灣出生人數落在16萬5249人,是首度邁入人口負成長,可說是「生不如死」。出生人數創新低,成爲臺灣的國安問題,被選爲選去年十大性與情感教育事件第三名。

華人情感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詹昭能說,出生率下降,關鍵是愈來愈多人不結婚,其背後的兩個關鍵問題:一、爲何這麼多人無法結婚;二已經有伴侶的人,爲何不結婚。

詹昭能表示,少子化問題的源頭是越來越多的人不婚或不生,其核心關鍵是婚育價值觀。面對少子化影響所及的人口結構問題,無論是從婚姻生活或是養兒育女角度論,落實「愛」與「被愛」的情感教育,藉以重振婚育乃至於家庭價值觀,顯然刻不容緩。